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近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1-08 21:34

  本文关键词:近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学术理念 研究方法


【摘要】:相对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存在着研究成果数量偏少,研究的学理深度不够的局面。产生这种局面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只有准确抓住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核,正确把握其基本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明确其理论假设和逻辑体系,才能真正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立论基础构建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马列部;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了解国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取长补短,避免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更有利于真正挖掘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一、研究现状读秀学术搜索结果显示:马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存刚;;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路径——考克斯的选择与启示[J];国际论坛;2009年01期

2 苏长和;;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现状和发展[J];国际展望;2009年02期

3 王存刚;;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3期

4 郭树勇;试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及其研究方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4期

5 李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5期

6 柳瑟青;;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贡献的新视角[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指导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2 何贻纶;;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50年(1957-2007)[J];国际观察;2008年03期

4 刘传春;;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观与当代中国国际合作理论的构建[J];国际论坛;2010年05期

5 姚元军;廖嘉;;改革开放以来《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郭树勇;花勇;;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社会观[J];国际观察;2011年05期

7 王存刚;;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3期

8 杨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2008—2011)[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2期

9 刘雯;;浅析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钟飞腾;门洪华;;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程[J];教学与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晓东;陈辉;;简析“和谐世界”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树春;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刘力;合作与碰撞[D];外交学院;2008年

4 曾向红;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5 孙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花勇;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朝辉;国家利益概念辨析[D];河南大学;2006年

3 傅宁;韩日关系与东亚一体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婧文;“文明冲突”与和谐世界的构建[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温丽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之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妙莹;美国跨国公司与美国对华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肖新;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国际反恐合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越群;国际责任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意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永杰;冷战后的国际冲突及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斌;均势理论与构建和谐世界[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英;;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吴嘉蓉;;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与国际关系问题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3 夏立平;;论和谐世界的内涵[J];当代亚太;2007年12期

4 何贻纶;;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陈启懋;;中国政治理念的历史性转变——兼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根据[J];国际观察;2006年06期

6 肖佳灵;;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问题与思考[J];国际观察;2008年02期

7 张建新;;大国崛起与世界体系变革——世界体系理论的视角[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8 郑先武;;全球化背景下的“安全”:一种概念重构[J];国际论坛;2006年01期

9 王军;;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关于跨学科特点的分析[J];国际论坛;2006年05期

10 肖刚;;“和谐世界”:中国“和”哲学与持久和平——以对道家、儒家、墨家“和”哲学的分析为中心[J];国际论坛;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新;;依附论与拉美国际政治经济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2 吴苑华;;简述“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3 杨旗;;世界体系理论的知识谱系[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4 吴乃兵;;批判·综合·超越——安德鲁·林克莱特与国际批判理论创新[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凡河;江泽民外交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俊国;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彦智;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秦正为;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素立;毛泽东国家安全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兰芳;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学通;对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几点看法[J];国际观察;1998年04期

2 刘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当今国际关系的作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3 陈香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王存刚;;为什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5期

5 余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当代形态——试论“和平崛起”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史家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方法的当代审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10期

7 王海腾;;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道德观——摩根索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比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何艳玲;特定事件、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一个新的地方治理实践分析框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陈晓钢;陈金龙;;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方法与路径[J];学术研究;2007年01期

10 郑雪飞;;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世界观比较[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丰;;实证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对内部与外部论争的评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2 胡绳;;在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结束时说的话[A];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3 翟林;侯代贵;翟寅飞;;现代生活方式对都市女性身心健康影响的调查[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钟善桐;;退休是工作的结束 还是工作的继续[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静;;“解放思想”之我见[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文仲;田家云;周畅;郝志勇;;核恐怖防范要求及相关技术分析[A];全国第六届核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钟善桐;;退休是工作的结束 还是工作的继续[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关于社区老年协会建设的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何华兵;;政策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丽云;周燕雯;;香港华人丧亲经历[A];首届生命关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忠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中央党校 李君如;探索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N];安徽日报;2007年

3 向文锋;要善于研究州情[N];恩施日报;2007年

4 赖继红;掌握科学方法 用好科学武器 实现科学发展[N];南昌日报;2008年

5 严书翰;怎样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学习时报;2008年

6 薛晓源;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研究(下)[N];学习时报;2008年

7 段明良 周少诚;九三学社理论研究与社史工作座谈会在渝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张微;崭新视野探索伊战后的中东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9 记者 王宏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社会跟踪调查”课题结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颜克亮;创新理论必须解放思想[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梁敏;协举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许先国;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霞;从领导人的个性研究看邓小平外交决策[D];外交学院;2007年

2 冯珊瑚;澳门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结构探讨[D];暨南大学;2007年

3 徐淼;马丁·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4 张煜;美国外交决策机制中的自由主义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5 李继东;卡尔·多伊奇的科学行为主义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6 李东娟;试析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江涛;政治生态视角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丁莉莉;澳大利亚养老金体制:问题和措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宫世霞;俄罗斯政治转型模式的形成及其动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宁宁;和合文化与中国和平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58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58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