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家庭关系视野下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
本文关键词:国家与家庭关系视野下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
【摘要】:在湖北荆门某村的实地调研表明:农村家庭养老所基于的代际关系已从传统的反馈模式转变为交换关系。从养老时间、养老责任和养老质量、公共舆论等方面看,农村家庭养老都不再是传统的"养儿防老"所期待和应有的内涵。传统孝道在道德和情感两个层面的衰落是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而从国家与家庭关系的视角看,国家在家庭变革中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以及乡村世界道德观的改变深受国家权力的影响,因此农村家庭养老的未来也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以帮助实现传统的现代性转变和复苏。
【作者单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
【基金】: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级项目(MY201604);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科研水平提高工程——社区发展研究所经费”项目的资金支持
【分类号】:D669.6
【正文快照】: “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村千百年来的传统养老方式,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对农村养老的研究,指出了这一传统模式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养儿不能防老、多子未必多福,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已是普遍的共识。而对于其难以为继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湖北荆门某村的实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太康;;我国近代家庭养老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菲菲;;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湖南农机;2007年11期
3 何玲;周夏绿;蒋智君;;多因素挑战传统中国家庭养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4 何善军;农村家庭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1995年03期
5 孙璐熠;睢党臣;师贞茹;;传统养老文化变迁下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J];知识经济;2014年04期
6 规范家庭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课题组;规范家庭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王慧敏,李保东;人口流动下的农村家庭养老[J];黑河学刊;2005年04期
8 王健康;;挑战背景下的家庭养老及其走向展望[J];中国市场;2008年14期
9 戴卫东;;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2期
10 方红舟;刘艳;;新型农村家庭养老法律和制度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观海;;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2 隋云鹏;;传统社会的家庭养老[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郭瑞津;;浅议家庭养老的作用[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曹志恩;;老年人家庭养老照料琐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林超;;略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6 张越;;对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思考[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7 于怀宜;;论家庭养老[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8 陈是麟;;家庭养老是我国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方式[A];老年学论文集(四)[C];2001年
9 曹修龙;;家庭养老的作用[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张善庆;;家庭养老琐议[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陶宁宁;委员: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N];东方早报;2013年
2 王洋;计生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启动[N];中国人口报;2014年
3 记者 石小宏;我省探索计生家庭养老照护新模式[N];四川日报;2014年
4 张海东 安徽省宿州市W乔徘饧缂粕,
本文编号:1195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9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