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农村网络家庭中养老支持的趋势与变迁——来自七省调查的发现

发布时间:2017-12-18 04:31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网络家庭中养老支持的趋势与变迁——来自七省调查的发现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家庭 农村 养老支持 代际关系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0年七省区城乡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网络家庭中养老支持的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网络家庭中子女家庭给予父母的养老支持水平较低,较注重经济支持,实际支持与情感支持欠缺。因子女外出就业、结婚而形成的网络家庭中的亲代得到的养老支持显著多于因儿子分家而形成的网络家庭中的亲代;亲代与媳/婿相处得越好,得到的养老支持越多。虽然网络家庭中亲子家庭"分而不离",但未来网络家庭的养老功能将趋于弱化。在家庭养老仍为农村主要养老方式的现实下,促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推行老年人互助养老,将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D669.6
【正文快照】: 伴随着子代核心家庭的普遍化,由亲代家庭和不共同居住的子代家庭组成的亲属家庭体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将其定义为亲属网络,并指出构成亲属网络的母家庭与子家庭日常相互帮助,往来密切[1];中国台湾学者提出了“联邦式家庭”[2]与“分合间家庭”[3]的概念,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娟;;成年子女的流动对其经济支持行为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2年03期

2 麻国庆;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立波;;分家:权威、血缘和利益的博弈——以湖南省M村为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保燕;;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民的分家析产实践——以平遥县A村为个案的考察[J];沧桑;2011年05期

3 高世伟;王亚盈;;西北农村“分家”现象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X乡Y村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飞龙;;1950—80年代中国农村分家析户的历史考察[J];古今农业;2011年02期

5 宋丽红;李新春;张书军;;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基于分家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6期

6 刘锐;;主体性、多次分家与代际均衡——基于湘中云村分家实践的考察[J];武陵学刊;2012年04期

7 张龙;;“空巢”农村与家庭调试:以草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李蒙;王琳娜;;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古典散文英译策略——以David Pollard《项脊轩志》英译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易伍林;;复制与嬗变:当代婆媳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胡中生;;明清徽州的人口结构与经济伦理[J];徽学;2004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郭俊霞;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1980-)[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朱洪启;二十世纪华北农具、水井的社会经济透视[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肖倩;制度再生产:中国农民的分家实践[D];上海大学;2006年

6 黄娟;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章伟;失去农民的村庄:夏村叙事(1976-2006)[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曹月如;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沈再新;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申端锋;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若茹;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涂志辉;我国现行继承法与民间分家析产习惯的冲突与解决[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龙蓉;宋代女性继承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娜;亲密关系和经济理性的相遇[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雪婷;北方农村的分家变迁及其阐释[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东;颜村家庭养老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郑春宇;分家制度对家族企业继任机制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匡立波;农户分家:权威、血缘与利益的博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兴华;论汉代的身份继承与财产继承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肖晓珍;明清徽州“家—宗”体系财产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忆源;农民工流动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年11期

2 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年02期

3 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年04期

4 段成荣;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兼论“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J];人口研究;2000年04期

5 杜鹏;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现状与变化[J];人口研究;2003年06期

6 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7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年06期

8 叶敬忠;贺聪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9年04期

9 张友琴;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厦门市个案的再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10 张文娟,李树茁;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研究——运用指数混合模型验证合作群体理论[J];统计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纬清;海尔展示新品——网络家庭系统[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邰举;“网络家庭”现身韩国[N];科技日报;2004年

3 张梦谦 胡海啸;网络家庭:让生活因网络而精彩[N];中国税务报;2006年

4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刘成 刘成;把握网络家庭时代的创新契机[N];经济日报;2006年

5 杜利人;亲情养老催生网络家庭[N];中国老年报;2003年



本文编号:1302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302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