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活动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威胁评估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反恐怖主义 威胁评估 对策研究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恐怖主义已成为袭扰沿线国家安全问题之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恐怖主义人员聚集地和活动频繁的"高风险"区域。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安全面临的挑战分析、恐怖势力威胁评估,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安全下的反恐怖工作势在必行,这符合经济全球化与合作共赢的战略意图,契合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战略需要,迎合全球区域性合作并可带动中国社会发展。反恐怖主义战略构想应以全球治理为着力点和新安全观下的反恐怖合作为切入点,明确反恐怖战略安全目标,完善区域间的情报信息搜集与共享,强化区域性边境口岸重点人员管控,持续加强沿线国家的反恐怖协作能力,积极推动区域性反恐怖司法合作等反恐怖战略对策。
[Abstract]:Along wi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depth. Terro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 issues of national security along the route.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route are in a "high-risk" region where terrorists gather and operate frequently.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to Initiative security.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anti-terrorist work under the securit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assessing the threat of terrorist forces,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strategic inten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and is in line with the strategic needs of the overall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Pandering to the global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ing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trategic concept of anti-terrorism should focus on global governance and the anti-terrorist cooperation under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make clear the strategic security objectives of the anti-terrorist strategy. We will improve the collection and sharing of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among regions,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key personnel at regional border ports, an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anti-terrorist cooper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order. Actively promote regional anti-terrorist judicial cooperation and other counter-terrorist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委托课题项目“反恐怖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LS[2016]ZDWT11)
【分类号】:D81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彭军;胡云安;;一种新型动态贝叶斯网络及其在威胁评估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年02期
2 张善文,刘进忙;以目标类型为主的一种威胁评估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8期
3 潘新祥;陈颜辉;伍之前;;舰艇防空威胁评估广义混合算子变权模型[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10期
4 彭增辉;王树生;;一种多机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模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1期
5 王连锋;刘卫东;;导弹阵地空袭目标威胁评估[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年04期
6 董文洪;;指标层间联系数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与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12期
7 董奎义;杨根源;王子明;;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编队协同防空威胁评估[J];现代防御技术;2011年05期
8 武传玉;刘付显;惠剑;;防空作战中目标威胁评估的一种新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年S4期
9 刘玉全,李为民,王君;基于排列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J];现代防御技术;2004年01期
10 王越;赵凯;翟二宁;张X;;信息熵和主观偏好综合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施嵘;;机场鸟击防范中的鸟类威胁评估[A];上海空港(第12辑)[C];2011年
2 李丹;于小红;王敏;;基于离散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空间目标威胁评估[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华强;石亮;陈游;;应用集对分析理论的辐射源威胁评估与排序方法[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勇;李碧清;霍敏;焦晓静;唐云凯;;美国光核检测和威胁评估系统简介[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美枪案悲剧不该发生[N];光明日报;2012年
2 记者 黄建明;新西兰成立威胁评估机构[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英杰;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态势与威胁评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银燕;基于云模型理论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刘进军;空间战场威胁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蒋小枫;IPS中基于威胁评估的入侵响应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2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9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