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南海政策演变的解析
本文关键词: 日本 南海政策 战略利益 日美同盟 战略菱形 南海周边国家 出处:《外交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从19世纪以来日本从未放松过对南海地区的关注,在二战结束之前,日本通过商业开发和军事占领的方式插手南海事务。二战战败后,日本虽然没有南海岛屿声索国的身份,但仍然想方设法介入南海问题,而且日本在南海地区的很多举措均针对中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切。因此,透析日本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利益以及日本南海政策的演变成为维护南海地区海上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日本与南海岛屿的历史渊源入手,为后续对日本南海政策的分析打好基础。进而,对日本在冷战后到现在对于南海政策进行的调整进行分析,阐释日美同盟对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影响以及日本以南海为周边的战略菱形构想。然后,通过探讨日本如何与南海周边国家在关于南海问题上进行合作,揭示日本在南海区域的战略意图。此外,本文认为日本的南海政策演变的基本趋势为:一、日本将更加注重与域外大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尤其与美国的合作;二、加强拉拢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争得主导和控制权。
[Abstract]:Since 19th century, Japan has never relaxed its focu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Befor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Japan intervened in South China Sea affairs through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military occupation. After the defeat in World War II, Japan did not have the status of a claim nation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But we are still trying to get involv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many of Japan's initiativ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aimed at China and have to be of concern to us. To analyze Japan'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volution of Japan'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maintaining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Jap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analysis of Japan'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Further, to analyze the adjustment of Japan's South China Sea policy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the Japan-US alliance on Japan's involve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and Japan's strategic diamond concept of taking the South China Sea as its periphery. Then, by discussing how Japan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ooperat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basic trend of Japan's policy evolu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s follows: first, Japan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power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especial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second, Strengthen efforts to win over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specially the Philippines and Vietnam, for leadership and control.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23;D8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伟;倪海宁;;日英同盟与“再定义”后的日美同盟比较[J];日本学刊;2005年06期
2 胡伟;倪海宁;;试比较日英同盟与“再定义”后的日美同盟[J];国际观察;2005年06期
3 郭丽立;日本的"自主防卫"与日美同盟发展趋势[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4 张景全;;日美同盟的强化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7期
5 张威威;;“九一一”以来日美同盟与美韩同盟的差异性[J];日本学刊;2007年01期
6 聂宏毅;肖铁峰;;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7 徐万胜;;论日美同盟与日本的海外派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藤崎一郎;李莉莉;;日美同盟下一步[J];大经贸;2010年Z1期
9 廉德瑰;;浅析日美同盟的深化[J];国际观察;2011年06期
10 张景全;;日美同盟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俊彦;;日美同盟的新发展[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4年第1期(总第114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赞;日本新外相:将加强日美同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尤文虎 郁章艳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 91379部队工程师;日美同盟,,驶向何方?[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记者 徐松 张艺;外交部:日美同盟不应超出双边范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苏晓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日美同盟:漂亮包装难掩丑陋实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赵忆宁;日美同盟漂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早报记者 王国培 采访整理 加藤嘉一;裂变:日美同盟50年[N];东方早报;2010年
7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学者 赵明昊;日美同盟的新调整[N];东方早报;2012年
8 王少普 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日美同盟如何包容中国[N];东方早报;2007年
9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林晓光;日美同盟:强化之余还会谋求平衡[N];解放日报;2006年
10 李学军;小泉强化日美同盟其实另有打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姝;冷战后日本的日美同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金松;冷战后日美同盟的调整和日本安全战略转型[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孔羽;论日美同盟军事再编和自卫队的角色与地位[D];复旦大学;2014年
5 黄雪金;日美同盟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时佳希;对日美同盟的反思与超越—孙崎享外交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庄梁;911后日本专守防卫政策的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8 张磊;利益平衡理论视角下日美同盟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9 陈姣;日本同盟外交及其对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6年
10 生青岚;对日本南海政策演变的解析[D];外交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1495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9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