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远东未来发展中的中国因素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变动中的东南亚华文传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2003年
浅析俄罗斯远东未来发展中的中国因素
殷剑平
【摘要】:正远东是俄罗斯最东部的经济区,其南部与中国有3 000多公里共同边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与中国东北地区结下“不解之缘”,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始终受中国因素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日趋加强,中国因素在远东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
【分类号】:F151.2
【正文快照】:
远东是俄罗斯最东部的经济区,其南部与中国有3000多公里共 同边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与中国东北地区结下“不解之 缘”,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始终受中国因素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 化进程加速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日趋加强,中国因素在远东未来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会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友君;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1期
2 王世才;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2期
3 杨冰皓;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自然资源的动因[J];西伯利亚研究;2002年03期
4 李凤艳,杨承生;俄罗斯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传勋;;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九十年代的南海明珠[J];国际金融研究;1990年05期
2 钧国;走向东北亚国际经济大市场——访绥芬河市市长赵明非[J];瞭望;1992年45期
3 王恩武,李广,田刚;东北亚区域林业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J];绿色中国(理论版);1992年05期
4 詹有义;;绥芬河市概况及发展中的边贸经济[J];东北亚论坛;1992年04期
5 吕兴才;;黑河旅游业开发刍议[J];黑河学刊;1992年03期
6 马书芳;;关于拓展独联体市场的思考[J];经济纵横;1992年12期
7 陆忠伟;;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及其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1992年04期
8 章钢柱;杜凤林;陆琦;;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形态——一种重新的评估与战略构想[J];管理科学;1992年02期
9 刘福恕,王长芝;建设抚—哈合作开发区的设想[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年02期
10 王小路;俄罗斯远东岛屿——萨哈林州[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龙男;李龙镇;李允俊;;图们江国际信息港对延边经济的重要性[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舒立福;田晓瑞;;2000-2001年全球森林火灾评述[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四[C];2002年
3 常亚青;刘小林;相建海;王子臣;;栉孔扇贝中国、韩国、日本及俄罗斯四个种群的杂交研究[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4 王晓菊;;俄罗斯对华舆情的演化及特点[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5 姜长斌;李传勋;;解开狭隘民族主义情结,加深理解与了解——一项对俄罗斯邻邦友人的呼吁[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6 殷剑平;;浅析俄罗斯远东未来发展中的中国因素[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7 ;交通部:“中国因素”成为世界海运发展新动力[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8 张民;;六十年散不尽的烽烟[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9 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与中西历史比较——《启蒙时代欧洲中国观》引言[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春荆;段瑞炎;谷峰;张允平;朱群;L.P.Karsakov;Yu.F.Malyshev;N.P.Romanovsky;S.M.Rodionv;;东北亚南部地区1:150万地质构造图编图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光 本报记者 马云霄;[N];黑龙江日报;2000年
2 记者 牟景君;[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3 郑重;[N];国际商报;2001年
4 韩晓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谭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6 颜桑;[N];中国环境报;2002年
7 黄继谦;[N];解放军报;2002年
8 记者黄慧珠;[N];人民日报;2002年
9 郭建国;[N];中国国防报;2003年
10 ;[N];证券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勇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苏联)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殿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劳务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武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景民;冷战后俄美关系析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赵磊;论冷战后美国的南亚外交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郭文喜;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电力贸易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矫正;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雷;国际关系变动中的东南亚华文传媒[D];暨南大学;2004年
6 孙文斌;二十一世纪俄罗斯远东发展战略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武雪梅;佳纸集团俄罗斯远东纸浆项目经济性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吴文斌;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兼评人民币升值问题[D];安徽大学;2004年
9 张大军;中国对朝鲜外交的影响力初探:模式、途径和资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杜伟;中日能源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变动中的东南亚华文传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5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