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无正义的家庭政治:理解当前农村养老危机的一个框架——基于关中农村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3-16 03:31

  本文选题:家庭政治 切入点:正义性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提出了家庭政治的分析框架,以全面理解当前农村的养老危机。在家庭政治中,财产、伦理和权力构成最基本的要素。制度化的伦理规范赋予了家庭成员相应的权力与义务,并决定了家庭财产积累和传递的基本规则,实现了家庭中财产、权力与义务的公平分配,即家庭政治之"正义"。当前,家庭政治中权力与义务的不均衡所形成的代际剥削机制,则打破了家庭政治的正义性原则,导致家庭之不"义",最终引发了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全面危机。农民家庭生活的变革也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社会秩序的性质,家庭政治中正义的消解,根本上冲击了村庄中基本的政治和正义观,利益和暴力开始构成为乡村社会秩序的底色,乡村政治秩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family politics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ural old-age crisis. In family politics, property, Ethics and power constitute the most basic elements. The institutionalized ethical norms endow the family member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basic rules for the accumu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family property, thus realizing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property, power and obligations in the family. That is, "justice" in family politics. At present, the mechanism of intergenerational exploitation formed by the imbalance between power and duty in family politics breaks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in family politics. As a result of the lack of "justice" in the family, a comprehensive crisis in the life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was finally initi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amily life of the peasants also profoundly changed the nature of the rural social order and the dissolution of justice in family politics. The fundamental impact on the basic political and justice concept in the village, interests and violence began to constitute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social order, the rural political order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定向委托项目“西部农村社会转型与乡村治理观测及支撑平台建设”(Z10902153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恋爱、婚姻问题研究”(15CRK02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模式及其风险应对机制构建研究”(14CSH029)
【分类号】:D66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春洋;于春江;;民族政治发展:学术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展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陈潮f;雍继敏;;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柴生高;;乡村精英与国家强权的博弈及其思考——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宛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程彤;;伊朗政治合法性与宗教合法性之构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5 曾毅;关于生育率下降如何影响我国家庭结构变动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6 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7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王莉;英国政治文化对其政治体系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9 毕红静;蒲新微;;关于吉林省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几点认识——基于养老意愿的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刘春英;李慧勤;;政治合法性视域下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运麟;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郭国祥;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政治权威[J];探索;2003年01期

3 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J];理论参考;2003年07期

4 张体魄;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强化党的政治权威[J];党建研究;2004年08期

5 丁志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文明政治观[J];人大研究;2007年01期

6 郭国祥;郭曙岩;;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转型与发展[J];理论探讨;2007年03期

7 朱斌;;传统中国政治权威的建构与解构[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文涛;;论法治对政治权威的约束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9 G.阿尔蒙德 ,李黎;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8期

10 顾国泉;;考古材料与政治权威[J];读书;198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励;;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郭国祥;郭曙岩;;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发展[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侯风云;;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的思考[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常婧;;科技—政治的自由僭越及其自组织过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程竹汝;;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动力[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7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蔡小平;;政治与道德[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魏星河;;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变化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紧跟;;试论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基本条件[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振国;政治权威与民主、法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N];学习时报;2002年

3 吴毅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权威民主化: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萧功秦;驳中国经济崩溃论[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赵虎吉;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性[N];学习时报;2005年

6 齐三平;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军队非政治化”[N];解放军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铭;乌克兰转型中的宪政权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梁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发展中的政治学新兴交叉学科(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李乔;《历史决议》既是政治权威,又是理论权威[N];北京日报;2006年

10 市委党校 匡永琼;培育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N];惠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光;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雷振文;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调适路径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4 鞠健;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波;拉丁美洲政治发展进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9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明奇;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许丽英;提高党的政治权威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鹏;中国公民非传统型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向东;当代中国微博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有理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红光;政治权威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强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窦蕾;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和谐推进机制的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玉森;要求型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冲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李荣华;政治秩序的社会成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凤;中共构建政治权威的政治技术[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8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18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