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的内在关联
本文选题:中国道路 + 中华优秀传统 ; 参考:《知与行》2017年07期
【摘要】:正王彩云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6期撰文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提供了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上的契合性,与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相通性,是党和人民选择、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决定因素。中华文明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知行合一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思维、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情怀、以民为本的理念、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同社会的理想、锐意改革的气度,等等,深深地
[Abstract]:In the sixth issue of academic Exchange in 2017, Zheng Wang Caiyun pointed out that the broad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has provided cultural nourishment and spiritual strength for opening up and expanding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rxist theory in content and the essence of socialist thought are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for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o choos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method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formed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thinking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he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the feeling of being rich in virtue and carrying things, the idea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basis, the goal of a well-off society, the ideal of a society of great harmony, and the magnanimity of determined reform, Wait, deep.
【分类号】:D61;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朗寓;;回望中国道路——从孙中山说起[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07期
2 李萍;;“社会思潮与中国道路”专题[J];现代哲学;2012年05期
3 蔡莉莉;;给“老外”讲科学发展观——从《中国道路》一书看对外传播的策略与技巧[J];对外传播;2009年08期
4 任平;;后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的当代转换[J];理论视野;2013年10期
5 陈峗;;天下思想与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中国问题·中国思想·中国道路论纲[J];思想与文化;2008年00期
6 杨明;张伟;;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道德与文明;2011年03期
7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J];对外传播;2011年01期
8 ;文化强国要走中国道路[J];共产党人;2011年Z1期
9 陈峗;;“中国道路”的核心是生活方式问题[J];天涯;2012年01期
10 资中筠;;探寻“中国道路”[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燕;;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中国道路”的主要经验和启示[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2 李冲锋;;践行群众路线,走好中国道路[A];群众路线与科学领导[C];2013年
3 陈亚联;;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道路”走向成功的历史基础[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4 吴静;;《中国道路十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5 马俊峰;;以和为贵,走好中国道路[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6 ;人民日报社论:让改革旗帜在中国道路上飘扬[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96期)[C];2014年
7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8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朱佳木;;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道路”的学术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首席评论员 梅松武;“中国道路”点燃爱国激情[N];四川日报;2009年
3 洪向华;讲述中国道路背后的“中国道理”[N];人民日报;2011年
4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秦宣;“中国道路”的多视角解读[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苏超;深入研究和阐述中国道路[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亚彬;“中国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李可 王瑟 王国平;走在充满活力与自信的中国道路上[N];光明日报;2012年
8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于运全 孙敬鑫;恪守中国道路 展示中国自信[N];光明日报;2012年
9 史小威 蔡波涛 本报特约记者 丁顺国;“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N];解放军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坚持自主创新的“中国道路”[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汤月娥;中国道路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江敦秀;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道路及其当代价值[D];辽宁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卓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2 陈洁;价值维度视域下中国道路性质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谭雨甜;“中国道路”的哲学意蕴[D];山西大学;2014年
4 徐祥;融入与贡献:现代世界体系理论视域下“中国道路”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5 王常冉;中国道路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巩丽超;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意义[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7 骆秀禹;论“中国道路”的哲学依据[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8 杨洪达;论“中国道路”的哲学基础与实践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9 吴晓芳;“中国道路”的特色、挑战和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张洁洁;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评价与坚定道路自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01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0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