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区“一核多元”治理模式的实践功能研究
本文选题:社区治理 + 一核多元 ; 参考:《深圳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发展已经不能单独依靠于政府,而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也为社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社区治理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特区,深圳一直在探索符合城市社区发展需求的社区治理模式。近几年,深圳社区在实行“一核多元”治理模式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以社区综合党委为核心,社区工作站、居委会、非营利组织、企业以及居民等多元主体通过良性合作互动,协调推动社区走向“善治”。“一核多元”模式有哪些实践功能?实施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实现这些功能?论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一核多元”模式的产生背景,从组织职能、资源、统筹等三个层面分析了深圳社区治理所遇到的困境,并初步介绍“一核多元”模式的基本内容。论文接着分析了该治理模式的实践功能,这些实践功能主要有:一是较为明确的核心引领功能;二是较为强大的统筹协调功能;三是较为显著的体验提升功能。根据实地观察和访谈的内容,总结归纳了“一核多元”模式实践功能发挥的约束性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动力性约束性因素;二是资源性约束因素;三是服务性约束因素。论文最后针对“一核多元”模式实践功能发挥的约束性因素,从动力、资源、服务三方面提出完善该模式实践功能实现的改进建议。本项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论文提出的完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实践功能的改进建议,可供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Abstract]:The community is the cell of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can no longer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 alone, and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also creat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is beneficial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As the forefron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Shenzhen has been exploring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model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urba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Shenzhen community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one core and multiple" governance model.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is model are: taking the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arty committee as the core, community workstations,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Enterprises and residents and other diverse subjects through benign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coordinated and promoted the community toward "good governance." What are the practical functions of the "one core multiple" model? How can these functions be better realize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se problems. Firstl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one core and multiple" mode, analyzes the predicament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Shenzhen from thre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function, resources and overall planning,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tent of "one core pluralism" mode. The paper then analyzes the practical functions of the governance model, these practical functions mainly include: first, the more clear core leading function; second, the more powerful overall coordination function; third, the more significant experience promotion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sums up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practical function of "one core and multiple" mode,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one is the dynamic constraint factor, the other is the resource constraint factor. Third, service constraints. Finally, aiming at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practical function of the "one core and multiple" model,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actical function of the model from the aspects of power, resources and service.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wo kind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paper proposed the consummation "one core multivariate" community governance pattern practice function improvement suggestion, may provide the reference suggestion for the government concerned department policy decision.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晨强;;关于矿区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海啸;鄢彩国;;福田模式保障社区安全[J];人民论坛;2009年17期
3 卢肖文;从文明小区走向文明社区[J];党政论坛;1998年03期
4 高昌礼;大力加强城市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J];求是;2000年08期
5 崔树义;论社区发展的人本原则[J];发展论坛;2001年07期
6 李亿龙;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社区建设[J];学习导报;2001年06期
7 李云;对青海西部社区建设的几点认识[J];攀登;2004年02期
8 林泉 ,王波;百步亭:打造文明社区品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10期
9 刘建宏;文明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10 董爱荣;对构建和谐社区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英楠;赵鹏霞;高星;;社区安全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富山;;试述安全文化与社区安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罗英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打牢和谐社会基础[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峗;;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市社区发展研究会等召开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彭何芬;;社区建设应“里仁为美”——论和谐社会里的道德社区建设[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阎国云;;注重安全社区建设中的信息链管理[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邱学宗;;遵义市“四民社区”建设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8 ;广州市推进社区建设的研究报告[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吴峻崎;;伤害干预与社区安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丽;;创建安全社区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辉 通讯员 王一钦 刘亮 苗梅兰;和谐社区:百姓的美丽家园[N];保定日报;2007年
2 韦一;社区安全的隐患与防范[N];中国老年报;2007年
3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员会副秘书长 庞建辉;润物无声 共奏社区和谐[N];南宁日报;2007年
4 记者 谢辉 通讯员 李娜;新世纪社区安全稳定工作求突破[N];保定日报;2008年
5 史俊梅;阳光社区做好节前社区安全稳定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6 调宣邋 章梅;社区在居民心中越来越重要[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向群 文亮;自治州“平安建设年”宣讲团走进社区[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8 裴文;社区安全评估有了新“指标”[N];人民公安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蔡振舟;小社区 大舞台[N];北海日报;2011年
10 车韵飞;四川绵阳铁牛街社区:增强群众归属感[N];中国社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莉莉;社区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忠怀;空间重构与社会再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艳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传媒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张晓霞;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马瑞新;基于粒子群的网络社区动态角色挖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书高;社区矫正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余彩霞;公共服务:新型农村社区有效运转的基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严娜;公司带社区:“村忙居”社区权力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宝峰;动迁安置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邱峰;苏州新型社区治理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郁新华;安置社区管理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颖;保定市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晓华;泰安市民政局村民自治与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9 方一淼;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范江浩;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缺陷及其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1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5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