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公共治理视野下当代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6 21:27

  本文选题:公共治理理论 + 残疾人权益 ; 参考:《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建国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与政治体制相适应、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残疾人权益保障体制,对于保障残疾人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形势不容乐观,类似“新疆智障包身工”等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引发全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关注和隐忧。这说明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还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离治理现代化的目标相去甚远,需要我们去寻找制约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关键性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继而提出应对之策。论文在文献综述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变迁及内涵,从治理绩效、残疾人模式转变、善治目标等方面分析了公共治理理论对于促进、完善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公共治理理论对维护残疾人各项权益的积极意义。接下来论文以“新疆智障包身工”事件为切入点,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国现行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现行“一元”管理体制是造成残疾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本原因。最后一个章节在公共治理的视野下对完善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提出了建议。论文运用公共治理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构建了一个网络状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在治理主体上,改变过去政府一元保障模式,实现政府、残联、社会组织、新闻媒体、残疾人群体等在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不同层面实现合作,呈现多主体合作共治的局面,构建新型残疾人权益保障网络,消除残疾人权益治理盲区。在治理道路上,主张国家立法与增进社会共识并重,通过国际合作增进中国残疾人的各项权益。在治理方式上,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度”决策模式,完善参与平台和机制,通过参与、协商、对话等形式,与政府分享决策和政策执行的权力,实现治理的现代化。总之,论文在坚持完善政府职能的同时,特别突出第三部门和残疾人群体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中的作用,有助实现残疾人权益保障事务“善治”的目标。在公共治理模式下,构建了网络状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新机制,形成政府、残联、社会组织、残疾人自组织、媒体在平等基础上合作互利的新型治理关系。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对论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章:公共治理理论与残疾人权益保障。介绍了公共治理的理论变迁、产生背景和主要观点,从残疾人模式转变、善治目标、治理绩效等方面分析了公共治理理论运用到残疾人权益保障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中国当前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现状及其反思。首先介绍了中国目前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的现状,然后以“新疆智障包身工”事件为例,运用公共治理理论框架分析了现行权益保障体制下残疾人权益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了现行保障体制的缺陷及其原因。第四章:公共治理视野下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构建。以公共治理理论为支撑,构建了网络状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在治理主体上,改变过去政府一元保障模式,实现政府、残联、社会组织、新闻媒体、残疾人群体等主体在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不同层面实现合作,构建多主体的权益保障网络,消除残疾人权益治理盲区;在道路选择上,主张国家立法与增进社会共识并重;在方式上,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管理模式,完善参与机制和平台,通过参与、协商、对话的方式实现治理方式的改进;在策略上,通过国际合作、国际社会的监督来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治理的现代化。最后总结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公共治理理论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在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 and analy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ublic governance theory to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the disabled people ' 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China .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the disabled people ' 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China . In chapter three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heory of public governanc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have been improved . In chapter 3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of public governance theory and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of the disabled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老末;残疾人权益保障知识组图[J];中国残疾人;2005年07期

2 老末;残疾人权益保障知识宣传挂图(2)[J];中国残疾人;2005年08期

3 ;保障残疾人权益 共建和谐社会[J];中国民政;2007年06期

4 葛忠明;杨彦;;残疾人权益保障研究现状与拓展[J];残疾人研究;2012年04期

5 王凤民;;残疾人权益保障社会化工作初探[J];中国残疾人;2014年01期

6 ;地方出新规为残疾人权益护航[J];法律与生活;2013年05期

7 ;残疾人权益保障立法:新的视角和背景[J];中国残疾人;2007年01期

8 王水霞;孟保林;;山西运城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纪实[J];人权;2007年01期

9 黎建飞;;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7期

10 张静;;现阶段残疾人权益保障问题浅谈[J];科技视界;2013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保障残疾人权益 共建和谐社会[N];大同日报;2007年

2 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玉刚;保障残疾人权益 共建和谐社会[N];鸡西日报;2007年

3 陈嘉邋通讯员 朱海林;全市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N];嘉兴日报;2007年

4 付忠;保障残疾人权益尚需更多努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保障残疾人权益 共建和谐社会[N];无锡日报;2007年

6 记者 葛铸聪邋通讯员 张玉刚;推动我市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N];东营日报;2008年

7 李菲;50余部法律保障中国残疾人权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陈丽平;探寻 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立法足迹[N];法制日报;2008年

9 记者 宋安明;40多部法律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N];检察日报;2000年

10 通讯员 汪进 邵国辉;临澧县人大督促 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N];常德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凌云;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地方立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县明;公共治理视野下当代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3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53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