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性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0 16:13

  本文选题:大学生 + 有序政治参与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公民能够做到有序政治参与对公民自身和国家都意义重大。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一概念开始,到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一问题的强调,足见党和国家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这不仅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指名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保障。青年大学生是政治参与群体中十分重要又特殊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蓬勃向上、富有朝气,大学生日后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前景。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发现其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其中原因,探寻其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和具体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参政议政的愿望,避免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详细阐述了研究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大学生是一个十分重要又特殊的政治参与群体,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现代化的潜在动力。对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进行理论分析,必然要对政治参与、有序政治参与,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进行基本界定和分析。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政治参与这一概念的不同界定加以比较分析,笔者比较认同马振清学者的观点,从权利的角度去理解政治参与这一个概念;其次分析有序政治参与这一概念的由来和基本界定;再次在政治参与、有序政治参与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阐释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内涵和特征;最后,从对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对国家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这几个角度论述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探索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在总体上看是较好的,处在良性发展中。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因此,他们的政治认知水平、政治参与热情、政治责任感和判断力水平都较高。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偏差,这都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态度冷漠、动机功利化、被动、盲从甚至出现过激的无序政治参与行为。实际生活中,影响其有序政治参与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网络因素、制度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自身因素等。该部分就是从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这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的。第四部分对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进行详细分析与深入探索。该部分在系统了解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点,以及详细探析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切身经历和现实考量,分析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指出网络是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新兴途径、参加选举是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直接途径、结社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间接途径、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并加以详细分析,分别介绍每种途径的具体可行的方式。
[Abstract]: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modern politics . At the same time ,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biases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such as network factors , institutional factors , family factors , school factors , self - factors , etc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淑华;仲伟通;马超;;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及其转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孙丽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观因素探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崔浩;;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及其实践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4 秦浩;郭薇;;网络民主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5期

5 杨家宁;;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01期

6 陈岗;潘飞虎;;网络参与对中国民主政治消极影响[J];人民论坛;2012年02期

7 何祥林;孙丽芳;;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5期

8 李元书,刘昌雄;新中国推进政治参与的经验和教训分析[J];探索;1997年06期

9 武月锋;王华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分析与现实考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邓希泉;;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新特征新趋势[J];人民论坛;2012年1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雪冬;[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洪玲;当前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婷;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梅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彦;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民主政治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晶宇;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丽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韩保平;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景涛;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实证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5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955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