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社区:“三重结构”及治理之困
本文选题:转制社区 + “三重结构” ; 参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转制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普遍面临严峻的治理之困,这与其独特的"三重结构",即村社型结构、居委型结构以及作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非正式结构相关。其中,村社型结构及其治理,面临合法性及权威性缺失、经济基础偏狭、治理理念及形式滞后等问题;居委型结构及其治理,则面临资源条件有限、行政化以及与村社型关系相纠结等问题;转制社区作为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治理,则面临公共性匮乏、非结构性状态以及"内生"转型制约等问题。协调转制社区"三重结构"及其复杂关系,把其纳入常态化、制度化治理轨道,是化解治理之困的基础。
[Abstract]:The transformed community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of social governanc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our country. It is generally faced with severe difficulties of governance, which is related to its unique "triple structure", that is, the structure of village and community, the structure of neighborhood committee and the informal structure in which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Among them, the village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governance are faced with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narrow economic base, backward concept and form of governance, etc.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and community, and the governance of the transformed community as a floating population area, which faces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publicity, non-structural state and "endogenous" transition restriction and so on. The "triple structure" and its complex relationship in coordinated and transformed communities are the basis of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of governance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norm and institutionalizing the track of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ASH013) 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集体经济强村的社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D12CSH05) 广州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州集体经济强村的社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ZD0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6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宇蕴;;转型社区的“总体性”组织及其破解[J];学术研究;2016年11期
2 邱国良;张妍;;论社区空间的差异及其再造[J];社会工作;2016年04期
3 冷向明;徐元元;;城市融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以浙江省Z社区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13期
4 陈菊红;;浙江流动人口再组织化的政府创新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5 叶继红;;城中村治理:问题、困境与理路——以城湾村为个案[J];行政论坛;2016年03期
6 李春南;;发展视角下的社区运动——京郊外来打工者的社区试验[J];社会发展研究;2015年02期
7 廖杨;蒙丽;;外来人口与城中村的社会管理变迁——基于广州长nt村的调研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邱洪敏;;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社区治理——基于对治理场域之社会资本培育的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3期
9 朱妍;李煜;;“双重脱嵌”:农民工代际分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10 刘望保;谢丽娟;张争胜;;城中村休闲空间建设与本、外地人口之间的社区融合——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娟;;政治嵌入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秩序建构——基于“同乡村”党组织建设的个案研究[J];社会发展研究;2017年03期
2 张童朝;颜廷武;何可;张俊飚;;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投资意愿的影响——以秸秆还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3 蓝宇蕴;;转制社区:“三重结构”及治理之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5期
4 胡靓;李志民;沈莹;;建筑空间视角下的国内城中村改造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7年03期
5 王会;;农村学龄青年“混混”心态形成及其原因探析——以苏北农村两乡镇中学田野调研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1期
6 陈捷;;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社会流动人口治理的创新路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06期
7 赵英朝;;社会资本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推进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6期
8 郭戈;;从脱嵌到再嵌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风险困境[J];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03期
9 周春山;杨高;;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5期
10 董敬畏;;网络社区与流动人口个体化[J];长白学刊;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燕;关庆华;;“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流失与重构[J];求实;2015年08期
2 邱国良;;多元与权威:农村社区转型与居民信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探路村改居社区物业管理——以深圳居佳物业的管理实践为例[J];中国物业管理;2014年02期
4 刘爱玉;傅春晖;阿拉坦;;工会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农民工的权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陈岳军;;外来工的融入与自治——奉化市开创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纪实[J];宁波通讯;2013年23期
6 黄淑瑶;;近年来关于城中村治理研究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黄锐;文军;;走出社区的迷思:当前中国社区建设的两难抉择[J];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8 闻翔;;“乡土中国”遭遇“机器时代”——重读费孝通关于《昆厂劳工》的讨论[J];开放时代;2013年01期
9 姚迈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组织载体创新探究——从准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到融合型社会组织[J];探求;2012年04期
10 赵常兴;陈鹏联;;社会转型期的城中村社会经济功能[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新民;;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的新探索[J];党建研究;2008年03期
2 徐付群;;农村社区就是农村社区[J];乡镇论坛;2008年11期
3 冷晓君;;推进平安家庭创建社区化的思考[J];中国妇运;2008年09期
4 杨玉峰;;社区“爱心驿站”:创建温馨和谐的家园[J];中国民政;2009年08期
5 蒋德生;田志梅;;多种模式和谐发展的农村社区建设之路[J];乡镇论坛;2009年32期
6 陈学荣;;创新:社区建设之魂[J];中国民政;2010年02期
7 于洪光;;山东全面推广诸城文明建设“社区化模式”[J];农村百事通;2010年02期
8 高健;;“倒挂村”社区化管理是咋回事[J];村委主任;2010年15期
9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可行性分析[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10 本刊县城经济观察员;;怎样将农村社区建成社会生活共同体[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跃;;拆乡建镇,以乡建镇,带动村寨社区化管理建设探讨[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薛新娅;苗丽;周光南;;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社区工作[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3 李安宪;;略论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能力[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云雀;;城乡统筹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林晨;;加强城乡一体新社区管理服务——来自姚庄镇桃源新惃社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许薇;;贵州农村新型社区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科学发展”优秀征文[C];2013年
7 成伟;;发挥零售户在专卖社区化管理中的积极性[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庞鸿衢;;退管工作向社区化过渡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9 虞逸丽;;退管服务工作向社区化过渡初探[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10 吴敏;;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加强社区建设[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胡树青 张月琴;宜秀农村社区党建探索路[N];安庆日报;2007年
2 黄波;社区从城市向农村拓展[N];抚顺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齐慧邋单保江;山东诸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N];经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社区化管理是为有效管理村庄治安[N];法制日报;2010年
5 丁静华 崇川区文峰街道党工委书记;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N];南通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高健;“倒挂村”社区化管理“管”出了啥?[N];北京日报;2010年
7 记者 易明灯;所有城乡结合部明年推广社区化管理[N];北京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蒋曼 胡道兰;仁和镇大力推进村庄社区化管理[N];中国特产报;2010年
9 吴元胜 付梦晨;因地制宜建社区 城乡统筹促发展[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记者 谭志勇;北京332个村庄实现社区化管理[N];人民公安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绪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梅;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青;老人社区照料服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长民;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上海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尹维真;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君;街道职能社会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琦炜;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君;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牟维伟;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董茂强;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及效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冠珠;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邱会菊;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2年
7 程诚;信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8 王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管理服务创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王舞燕;苏州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功能完善[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徐敏;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091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9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