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老龄产业需求群体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9 11:42

  本文选题:老龄产业 + 需求群体 ; 参考:《东岳论丛》2017年08期


【摘要】:与传统的以供给侧视角进行构建和发展的产业不同,老龄产业以指向性需求群体作为界定依据,需求群体特征对供给侧的产品、服务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老龄产业需求群体具有需求多元化、动态化,追求便利性、整合型服务,社区养老意愿强,排斥年龄歧视,重视健康与照护等特征。要想改变老龄产业长期"叫好不叫座"的状况,从内部因素需要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从外部环境来说,需要政府在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结构调整、加强制度管理、帮助宣传推广、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以及夯实老龄事业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
[Abstract]: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which is constructe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side, the aging industry is defined on the basis of directional demand group,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and group have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 service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upply side. The demand group of aging industr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ed demand, dynamic demand, convenience, integrated service, strong willingness to provide for the aged in the community, rejection of age discrimination, attention to health and care, and so o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long-term situation of the aging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supply structure to the changing demand from the internal factors;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guide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Strengthen the system management, help propagate and popularize, establish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make full use of the elderly human resources and consolidate the aged cause to carry on the policy support.
【作者单位】: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村留守老人家庭赡养的社会支持机制研究”(16CRK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濮小金;;中国弱势群体特征分析[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7期

2 姜力;;关于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特征的认识[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周建新;周大鸣;;保姆的群体特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散工典型个案研究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3期

4 ;解剖“问题富豪”群体特征[J];人民论坛;2008年04期

5 王娟;;浅析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J];人民论坛;2010年11期

6 ;事件[J];中国人大;2007年13期

7 赵海月;试论知识分子与政治参与[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尹冬华;;省部新政要的群体特征[J];新闻世界(社会生活);2008年02期

9 程延;;“80后” 正在进行时[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8年02期

10 陈建荣;;泰国新移民的群体特征——曼谷地区新移民个案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鄢正刚;周友苏;;对四川省“法轮功痴迷者转化工作”的调查及对策建议[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宗明;;以发展养老服务机构为突破口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陶桐生;林启雄;张志坚;;老龄产业面临的机遇 挑战与对策[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伯祥;段成明;刘勇;马怀白;;浅谈发展老龄产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越;;关于发展老龄产业推进社会共享的思考[A];老年学论文集(四)[C];2001年

6 李飞雪;;完善老龄产业 共建和谐社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苏长聪;;厘清老龄产业性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8 陈国j;潘德增;;发展社区老年服务业 提高居家养老整体水平[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9 王翔鸿;;关注老年人 加快老龄产业开发[A];老年学论文集(四)[C];2001年

10 夏海勇;;发展老龄产业 开发“银色市场”[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坤民;谁来填补老龄产业供求缺口[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积极兴办老龄产业[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开创老龄产业的新局面[N];中国老年报;2001年

4 吉人;老龄产业发展难的症结何在?[N];中国老年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强 王金龙;老龄产业方兴未艾[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刘鹏程;发展老龄产业必须“两手抓”[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王海磬;发展老龄产业实现“老者安之”[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顾怡;将“老龄产业”建成为贵州的“朝阳产业”[N];贵州政协报;2008年

9 记者 杨忠阳;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在京成立[N];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辉;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成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美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战略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慧青;石家庄市老年人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孙燕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沂市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叶尔扎提·沙米哈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新疆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荣;太原市中小民营养老机构的服务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贺羽;地方政府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6年

7 孙娜;中国老龄产业有效需求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8 曾霞;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常振;合肥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秀丽;石河子老龄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9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109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