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的养老服务政策需要理性思考
[Abstract]:The basic old-age service is divided into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From the narrow sense of the basic old-age service, "ensuring that everyone enjoys the basic old-age service" mainly means that when the elderly are disabled and retarded, The basic care services provided by relatives and society can be obtained when life is difficult. Our country should strive to realize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total coverage of the insured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so as to "ensure that everyone has the basic old-age service". In China's old-age service system, "institution as supplement" and "institution as support" ar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pension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function, and the emphasis of these two expressions may b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but there is no mutual exclusion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pension service subsidy system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ensure a "bottom line", implement three "gradients", formulate a unified national evaluation standard of disability statu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give special "balanced" financial suppor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long run, the pension subsidy system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top design framework of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研究”(项目号:12&ZD212)
【分类号】:D66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桂世勋;未来中国老年人的家庭与社会照顾模式研究[J];南方人口;199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任丽梅;;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N];中国改革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民;;中国近代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的原因及相关问题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刘舟祺;;试比较董康与居正法律思想中的司法改良路径选择——兼论民国中后期司法改良中的“英美化”与“本土化”[J];法律史评论;2016年00期
3 谢晶;;何须浅碧深红色?——由《法律东方主义》展开[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7年01期
4 王立民;;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与中国法制现代化——以上海租界的东吴、震旦大学法学教育为例[J];法学杂志;2016年07期
5 王立民;;三大战争与中国近代区域法制变迁[J];探索与争鸣;2016年06期
6 王立民;;甲午战争后中国区域法制的变化[J];中外法学;2016年01期
7 李本森;;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研究——与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程序之比较[J];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02期
8 王立民;;中国租界法制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历程[J];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9 张毅;;“人民司法”与当代中国司法理念现代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何平;;大陆法系与中国近代法制刍议[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永康;德国护理保险法及给我们的启示[J];社会;1997年06期
2 邓晶;成秋娴;傅子;;中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以重庆市为例[J];学理论;2013年35期
3 戴卫东;;亟需开设的长期护理保险——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观察;2007年05期
4 丁纯;瞿黔超;;德国护理保险体制综述:历史成因、运作特点以及改革方案[J];德国研究;2008年03期
5 梁亚;;日本护理保险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法学;2012年08期
6 尹成远;田伶;李浩然;;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7 宋金文;;日本护理保险改革及动向分析[J];日本学刊;2010年04期
8 王海燕;赵越;;基于长期护理保险下美国混合型年金护理保险的动态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10期
9 刘江桥;;对日本护理保险法施行之浅见[J];中外企业家;2012年06期
10 赵立新,周秀芹;日本护理保险法析议[J];思想战线;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丽;;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与分析[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2 陈瑞霞;;护理保险——应对中国老龄化困境的有效途径[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娜;美国女性更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顾虎;德国注重护理保险[N];消费日报;2001年
3 张贵民;日本的护理保险:照顾与预防并重[N];中国社会报;2006年
4 杜鹃;我国护理保险供不应求[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陆明t;美国人为什么不愿购买长期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9年
6 荣幸;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前景分析[N];中国保险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谢柳;养老:期待加快发展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11年
8 周敏;我国亟须发展长期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仝春建;应对老龄化需发展商业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12年
10 周南;护理保险,为养老未雨绸缪[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一帆;运用长期护理保险应对我国独生子女家庭长期护理风险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2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汤文巍;上海市老年长期护理保险(LTCI)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我国城镇居民护理保险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2 刘宇娇;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蔚;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康昊昱;上海市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萱;日本护理保险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亚欧;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余涛;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邹小菲;长期护理保险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展望[D];青岛大学;2005年
9 韩丹;利用财税政策促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张晓峰;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34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13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