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的北京市老龄产业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 significance] Beijing has stepped into an aging society in 1990, which is 9 years earlier than the whole country. How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ging societ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Beijing at present. [methods] the patent index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GREP model, and a patent-based GREP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y from four aspects: G dimension, R dimension, E dimension and P dimension. [results / conclusion] A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improved GREP model ca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y from a micro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 and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ity.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及产业创新研究冶(编号:11&ZD140)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D669.6;G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鲁成;张璐;吴菲菲;苗红;李欣;;老年福祉技术研究的国际比较[J];情报杂志;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华;李政;顾才东;石娟;;文献计量指标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权重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6期
2 张春美,郝凤霞,闫宏秀;学科交叉研究的神韵——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6期
3 杨良斌;金碧辉;;跨学科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07期
4 邱均平;余厚强;;跨学科发文视角下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研究态势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5 陈卫静;郑颖;;科学合作网络中作者影响力测度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6 朱亮;孟宪学;;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年06期
7 沈小玲;徐勇;严卫中;;基于网络文献计量的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2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培;;老龄产业的供求分析与现实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8期
2 秦宁生;;老龄产业: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3 郭琳;刘永合;;中国老龄产业为何“叫好不叫座”?——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理论界;2011年01期
4 左晓蕾;;老龄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4期
5 张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6 张梅;;略论我国发展老龄产业[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张梅;;探索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之路[J];唯实(现代管理);2012年07期
8 王荣炳;;关注和支持老龄产业发展[J];群众;2012年09期
9 ;“第七届两岸四地老龄产业研讨会”征文通知[J];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10 ;“第七届两岸四地老龄产业研讨会”征文通知[J];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荀志坚;;老龄产业发展是政府与企业面临的共同考验[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2 ;发展中国老龄产业的理性思考[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3 徐剑波;朱晓岚;傅瑶瑶;;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4 金福元;;积极开发老龄产业[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5 陶立群;;老龄产业的发展与开发[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台思普;牟新渝;魏彦彦;;发展老龄产业应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翟德华;陶立群;;老龄产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研究”项目课题组;;“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研究”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和验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李本公;;促进老龄产业发展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袁新立;杨东法;;制定扶持政策 加快发展老龄产业[A];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坤民;谁来填补老龄产业供求缺口[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积极兴办老龄产业[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开创老龄产业的新局面[N];中国老年报;2001年
4 吉人;老龄产业发展难的症结何在?[N];中国老年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强 王金龙;老龄产业方兴未艾[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庞俊峰 刘生荣;谁来填补我区老龄产业供求缺口[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7 ;北京超凡公司——中国老龄产业的新星[N];市场报;2000年
8 柳闻;新世纪老龄产业前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李薇薇;我国老龄产业“商机无限”[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10 朱佩玲;发展人口老龄产业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建华;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梅;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立;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宁;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李晓娥;老龄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陈宝燕;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耿光凯;从化市老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赵宇航;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美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战略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罗帆;武汉市老龄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王娜;沈阳市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2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2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