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武汉和深圳的调查数据

发布时间:2019-06-28 19:23
【摘要】:本文基于武汉和深圳两个城市727位流动老人的调查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老人主要的社会支持主体是政府、社区和家庭;社会融合包括社会适应、心理融合和行为融合三个因子。实证结果表明,除家庭的经济支持外,社会支持的其他维度对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总体社会融合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情感支持,其次是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支持和医疗服务支持,再次是政府提供的老年福利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基于此,本文从政府、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政府应增加流动老人的福利,并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方便流动老人就医和报销;社区支持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家庭成员须加大情感支持力度,关心流动老人的情感需求,并支持其继续学习,帮助流动老人融入社会。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727 migrant elderly in Wuhan and Shenzhe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 elderly by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social support subjects of floating elderly are government, community and famil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cludes three factors: social adaptation, psychological integr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gr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except for the economic support of the family, other dimensions of social suppor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floating elderly. The family emotional suppo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social integration, followed by the support of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and medical service, and the other is the welfare of the elderly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of medical treatment in different plac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government, community and fami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welfare of the floating elderly, and promote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of medical treatment to facilitate the elderly to seek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imbursement, the focus of community support i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of the old-age service system; Family members should strengthen emotional support, pay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needs of the floating elderly, and support them to continue to learn to help the migrant elderly integrate into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公私合作供给模式研究”(批准号:16YJC63017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_ ;论历史上的改革与社会支持[J];理论探讨;1991年03期

2 郑宏志,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严建雯,陈传锋,Mike Murphy;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服务[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4 钟文娟;方鹏骞;郭石林;徐琼花;汪莹;周莹;;社区居民社会支持的初步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11期

5 陈静;;改变农村老年妇女的生存困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1期

6 许涛;;广州地区非洲人社会支持的弱化、断裂与重构[J];南方人口;2009年04期

7 荣根祥;方望;王璐;陈宇;;社会支持视域下农村妇女生存状况调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翟敏,孔德众,李晶;济宁市城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探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郑宏志,陈功香;314名城市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9期

10 余焱明;程玲;;艾滋病患者的困境需求与社会支持[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小曼;;社会支持的有效性对提高高龄老人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作用[A];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2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3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4 宋静;妇女发展中的社会支持和权益保障[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记者 毛翠香;营造全社会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N];青海日报;2013年

6 杨朝清;离婚者需要更多的尊重和社会支持[N];中国妇女报;2014年

7 田秀良;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支持体系[N];中国老年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琳;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失独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郭婧yN;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张雷;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肖伊雪;农村残疾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纪冰;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盼盼;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江萍;社会支持视角下城市失独老人的社会关系重建[D];安徽大学;2016年

8 陈建涛;社会支持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黄加成;城市失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6年

10 何艳芝;社会支持对丧偶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07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07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