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阶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6 15:25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及其所代表的人民群众的广泛性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推进的方法和机制研究应关注到现有的所有阶层和人群。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社会阶层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也越来越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对不能忽视这样一批“大众”,但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在新社会阶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理论上的空白,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品质和时代要求。因此在新社会阶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着我国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社会阶层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对象,立足新社会阶层的特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此阶层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新社会阶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新社会阶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其次,对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首先,阐述了目前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取得的成就;其次,从主导地位、指导作用和传播力度几方面分析了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导致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路径,主要基于对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落实新社会阶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3;D61
本文编号:2550059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3;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峰;;新阶层 新常态 新作为——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的理论和实践新发展[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李璐;;我国社会组织总体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34期
3 张晓娴;邵爱婷;;新时期推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付长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探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2550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5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