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导下的城市社区治理:四方互动及诉讼外的纠纷化解
【图文】:
图2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矛盾的恶性循环(二)业主委员会及其制度困境1991年,深圳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召开,全体与会人员对业委会章程、用电、水使用及费用情况、增设休闲椅和果皮箱、管理费构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议案形成会议决议。就此,中国第一个业主委员会(简称,业委会)正式宣告成立。[12](P17)然而中国的业委会发展至今的二十多年间,虽然《物业管理条例》赋予了业委会一定的权利和政策环境,但在实际运行中,业委会面临难以发挥维权、监督和协调作用的现状困境。虽然业主委员会是由业主(或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运作资金(通常从维修基金的本息中提取),但通常是在房管部门报备,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成立,实际属于民间自治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作为发生纠纷或法律诉讼的主体,因此当产生纠纷时业委会从根本上无法代表业主维护自己的权益。且业委会在成立、选举、日常工作开展、专业维修基金使用方面都接受本区街道镇的指导,无法完全独立运作。而业委会根本问题在于业主及业主委员会的维权意识都很弱。这是因为业委会是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代表性组织,业委会委员都是无偿兼职的,绝大多数的业主只有当他们的私有物业利益受损时,,才会通过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及有关方面进行协调来处理问题;而普遍现象是当业主在使用共用和公有利益受损时,业主及业委会往往不会主动关心并解决问题。群体性搭便车心理和行为以及缺乏小区归属感在中国城市社区中尤为突出。加上业委会运作缺乏监督机制,在集体决策和执行中不公开不透明,难以体现全体业主的意愿,有违权责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城市基层的利益相关者就
济住房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注重经济发展超过合法性建设和底层认同,尤其是官员腐败和群体性事件久拖未决等问题导致基层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急剧下降。[16](P105~126)在这种情况下,老旧小区处于社会底层的公民怨气多过热情,对社区事务缺乏参与和监督的热情,反而更多基于个人的经济利益考虑而只顾涉及个人的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对社区治理和公共事务表现出极大的冷感。而在动拆迁安置小区,由于对动拆迁补偿不满而不断诉诸抗议和信访的社区居民更被政府视为麻烦制造者。图3老旧公房小区内的四方互动47《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17年第4期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青班专项课题“依法治国进程中完善大调解机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3501)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县域维稳运行的逻辑与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13BZZ030)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城市社区治理与中国的实践[J];黑河学刊;2006年04期
2 曾宇青;;社区治理的三种模式——以深圳为研究文本[J];理论前沿;2007年17期
3 廖志春;吴满琳;;建设服务型政府 实现社区和谐治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陈向阳;张继平;;对社区治理工作的实践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07期
5 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1期
6 赵春荣;;从社区治理看广州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J];岭南学刊;2009年04期
7 张梅红;;我国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及社区治理理论述评[J];知识经济;2009年13期
8 朱分华;陈立强;;论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丁煌;黄立敏;;从社会资本视角看“村改居”社区治理[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03期
10 张良;;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J];杭州(我们);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杜言敏;;和谐社会建设呼唤社区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2 李金红;;论和谐社区的治理结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范思凯;;中外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案例的比较分析——基于公共权力转型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朋;;互惠式治理:社区治理的日常运作逻辑[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田晓虹;;案例1 东京的社区治理[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6 徐祖荣;;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以杭州市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丽梅;;注重社会公平创新社会管理——以成都市X区为例[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正言;加强社区治理 助推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12年
2 胡洪江 杨宁 杨文明 廖冬妮;广场舞纠纷 折射社区治理难题[N];人民日报;2013年
3 王燕锋;去机构化的多元服务:英国城市社区治理[N];中国社会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彭新华 黄文辉;“让‘八小时外’成为社区治理新动力”[N];湖南日报;2014年
5 闽清县桔林乡政府 张文滨;引导社区治理向多元化发展[N];福州日报;2014年
6 记者 赵芳洲 通讯员 王文平;西湖区社区治理创新跟着民“声”走[N];杭州日报;2014年
7 中共云岩区委党校 顾荣刚;法治保障是社区治理的基石[N];贵州日报;2014年
8 记者 黄泽君;借鉴“成都经验”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N];四川日报;2014年
9 付铎 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社区治理离不开广泛协商[N];人民日报;2014年
10 湖北省民政厅厅长 彭军;理清思路 突出重点 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N];湖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丹;美国社区治理中的第三部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杨蓓蕾;面向发展质量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晶晶;中国城乡社区治理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李静芳;社会资本视域下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3 孙嘉鹏;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段立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社区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张何鑫;社区治理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法治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唐琦;网络化治理理论视角下沈阳市远洋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孙蕊;基于生态位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8 杨宏杰;民族地区小城镇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王艳;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社区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赵蔚欣;成都商品房社区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外部困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50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5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