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7 10:00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卓有成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包括对内和对外传播两方面,对内传播是为了不断在中国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学说,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对外传播,即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世界各国,有利于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国,理性看待中国道路,消除对中国的误解。然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引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文章首先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内涵、传播的原则、传播的意义以及相关理论基础。接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形势进行了总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传播主体的认识和行为偏差;马克思主义科研与传播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国内传播缺乏针对性;传统传播媒体与新兴媒体还未形成联动效应;在国外宣传力度不够等方面。并指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主流文化、传播主体创新意识受传统灌输理论制约、传播内容不能满足受众需要等。最后,在针对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提高传播者的整体素质、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和内容、优化完善传播方式以及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向国外宣传的力度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在目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利于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坚持既有的政治制度等方面,提供学术理论支持,建立政府和大众自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国,增强国家软实力,为我国的发展营造有利的世界舆论环境中。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本文编号:2566563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飞雪;田芳;;浅谈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02期
2 黄月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受众问题探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张春林;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俊贤;韩庆龙;杨雯;张广博;;从传播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在高等院校的大众化传播[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1期
5 杨保军;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J];国际新闻界;2003年06期
6 宁阳;;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4期
7 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8 韩源;;政治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知识社会学考察[J];江汉论坛;2006年01期
9 李星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年17期
10 平章起;宁静;;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566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56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