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试析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的成因与影响——国际关系和民族国家建构层面的双重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01 13:10

  本文关键词:试析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的成因与影响——国际关系和民族国家建构层面的双重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民族主义在原因和后果上都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和民族国家内部发展两个层面,因而笔者主要从国际关系和民族国家构建两个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的原因和影响。从冷战后民族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看,其根源在于国际关系层面长期累积的矛盾,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在处理民族和国家关系上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冷战后民族主义产生的深刻历史动因。但从冷战后民族主义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后果看,其消极性又大于其积极性。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看,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成因在于许多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失败和失误,其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它导致了国际范围内民族国家的又一次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民族主义 国际关系 民族国家建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民族主义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研究”(03JD81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562
【正文快照】: 民族主义是一个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由于其依存载体不同、形式多样、发展程度不平衡、功能复杂,因而对其进行评估同界定其概念同样复杂。“推动当代民族主义运动前进的矛盾是纵横交错的,动因也是复杂多样的。由于矛盾性质的不同和动因的差异,规定了当代民族主义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谢庆奎;论政府发展的涵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周旺生;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梁波;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杨文革;;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6 关保英;;论内部行政合同[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7 裴松宪;公民社会理念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进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喜红;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法治取向[J];长白学刊;2001年02期

9 方玮;共生理念——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建构[J];长白学刊;2001年06期

10 臧乃康;全球化视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J];长白学刊;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麒麟;;论乡镇政府在征地中的角色定位——从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的逻辑谈起[A];乡镇论坛杂志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农民土地权益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焦平;关于世界大转折的战略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常欣欣;后冷战时期的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6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周;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茂明;欧洲联盟国际行为能力研究:一种建构主义视角[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郄永忠;对经济全球化下安全战略重新定位的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军;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波勇;西方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及其演变[D];外交学院;2000年

3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4 范洪颖;新世纪初中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析论[D];暨南大学;2000年

5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人——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朱玉龙;试析美国的“制度霸权”:从理论上的争论到外交中的揉和[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赵会荣;论俄罗斯外交中的多极化思想[D];外交学院;2001年

8 马宏伟;冷战后东亚安全形势和对我国安全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刘淼;朴正熙政权的特征、绩效与局限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刘国齐;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关系[D];苏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守石;;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考察:内外维度的双重展开[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国际展望》征订启事[J];国际展望;2011年04期

3 陈须隆;;“G时代”改观天下[J];w,

本文编号:280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0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