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3:17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截止2014年末,哈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2.86万人,占总人口的17.5%,与哈市2013年老年人口比例相比,高出1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高出2个百分点。其中,居家老人空巢化特征显著。截止2015年2月底,哈市城市空巢老人约有80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养老问题亟待得到解决,但是目前哈尔滨养老模式正在遭遇效能不足的挑战。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微型化、核心化以及青壮年人口的大范围流动,导致许多老人处于空巢家庭中。另一方面,对于机构养老,老人参与意愿不强,且社会性的养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政府开办的公益性养老机构,还是市场主体经营的营利性养老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设施不全、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作者以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哈市老人年基本情况、养老发展现状,提出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适合哈尔滨城市社区发展的养老模式,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有效弥补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问题功能和服务方面的缺失,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理论和实际的指导。作者运用查阅相关资料与实地调研、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国内外在社区养老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以社会照顾、社会资本、福利多元主义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目前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发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还存在对社区养老认识不一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专业化水平不够、养老需求与供给差距较大几方面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社区养老模式运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资金运作、服务功能、服务方式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社区养老运作模式,包括有政府主导模式、政企合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居家型养老模式、医护型养老模式、公寓型养老模式、多功能性养老模式;“服务圈”模式、养老社区模式、企业进驻模式,值得哈尔滨在社区养老方面探索。
【关键词】:社会养老 养老模式 服务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22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3-14
  • 1.1.1 研究的背景13
  • 1.1.2 研究的目的13
  • 1.1.3 研究的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9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9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19-20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9-20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20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20-22
  • 1.4.1 技术路线20
  • 1.4.2 创新点20-22
  • 2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理论22-26
  • 2.1 基本概念界定22-23
  • 2.1.1 社区的界定22
  • 2.1.2 社区养老的界定22
  • 2.1.3 城市社区的界定22-23
  • 2.2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相关理论23-26
  • 2.2.1 社区照顾理论23-24
  • 2.2.2 社会资本理论24
  •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24-26
  • 3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现状分析26-32
  • 3.1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介绍26-29
  • 3.1.1 老年人基本情况26-27
  • 3.1.2 社区养老主要模式27-29
  • 3.2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29-30
  • 3.2.1 思想认识上有偏差29
  • 3.2.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29
  • 3.2.3 社会参与不足29-30
  • 3.2.4 专业化水平不够30
  • 3.2.5 需求与供给差距较大30
  • 3.3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32
  • 3.3.1 社区养老社会资源待整合30-31
  • 3.3.2 社区养老制度保障不健全31
  • 3.3.3 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较落后31
  • 3.3.4 我市市场化发展速度缓慢31-32
  • 4 国内外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32-37
  • 4.1 国外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措施32-34
  • 4.1.1 以社区为中心探索全方位的服务方式32-33
  • 4.1.2 按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发不同养老模式33
  • 4.1.3 紧跟形势变化及时壮大服务力量33-34
  • 4.2 国内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措施34-35
  • 4.2.1 政府在运作上给予战略性指导34
  • 4.2.2 积极引入社会各界力量34-35
  • 4.2.3 开展社会化综合服务35
  • 4.3 国内外城市社区的养老模式经验借鉴35-37
  • 4.3.1 明确社区对养老服务的作用35-36
  • 4.3.2 注重多种力量的参与36
  • 4.3.3 重视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36
  • 4.3.4 提供差异化的养老服务36-37
  • 5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37-41
  • 5.1 大力发展的养老模式37-38
  • 5.1.1 政府主导模式37
  • 5.1.2 居家型养老模式37-38
  • 5.1.3 “服务圈”模式38
  • 5.2 渐进发展的养老模式38-39
  • 5.2.1 政企合作主导模式38
  • 5.2.2 医护型养老模式38-39
  • 5.2.3 多功能型模式39
  • 5.3 其他可采取的养老模式39-41
  • 5.3.1 企业进驻模式39-40
  • 5.3.2 ”养老社区”模式40
  • 5.3.3 公寓型养老模式40-41
  • 6 完善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建设的建议41-46
  • 6.1 搭建综合服务平台41-42
  • 6.1.1 加大法律法规和行政支持力度41
  • 6.1.2 实现养老资源共享41-42
  • 6.2 加强监管与评估42-43
  • 6.2.1 落实养老服务监督机制42
  • 6.2.2 引入服务项目评估机制42-43
  • 6.3 扩大社会参与力量43-44
  • 6.3.1 扩大非盈利组织参与43
  • 6.3.2 引导志愿者进行参与43-44
  • 6.4 提供有效养老供给44-45
  • 6.4.1 培养养老专业服务人才44
  • 6.4.2 拓宽养老服务项目44-45
  • 6.5 推进市场化进程45-46
  • 6.5.1 拓宽养老服务融资渠道45
  • 6.5.2 探索产业化的经营道路45-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强;;农民养老责任的认知与养老模式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7年05期

2 王波;;养老模式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王桂新;;变化中的中国养老模式[J];人民论坛;2008年07期

4 李亚威;张炼;;居家养老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5 沈昊;;立足国情 快速建立比较成熟的养老模式[J];中国民政;2010年04期

6 杨克飞;吕恕;刘自鑫;;四川养老模式探究[J];天府新论;2010年03期

7 钱春慧;;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构建[J];传承;2010年15期

8 溢彩;;消费养老应成新型养老模式[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3期

9 邹婷;邹冬华;;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演变规律及其特征[J];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10 马凤领;邹华;;我国地区养老模式分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嘉瑶;;售房养老模式在我国推行的现实可行性分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娟;陈华;;云南省城乡养老差异与养老模式选择[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庄生;;家庭的凸现与养老模式的探索[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红娟;贾亚生;;探讨养老模式 营造晚年乐趣[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秉铎;王洪宇;;“天堂”之乡的养老之路——苏南农村养老模式的新探索[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6 王洪宇;;居家养老是传承创新的新型养老模式[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7 陈坚;;浅论农村养老模式形成和发展[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8 郭养清;;世纪之交我国养老模式的探索[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9 ;探索我国农村发达地区养老模式——市老年学学会协办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洪宇;;农村养老模式正在悄然变化——江苏农村养老模式课题研究[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宝迪;全面推行“9073”养老模式[N];长春日报;2012年

2 主持人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卢泳志;会员制养老模式探讨[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3 YMG记者 邵壮;烟台养老模式亮相钓鱼台[N];烟台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冯叶 实习生 王榕 通讯员 谭建员;我市养老模式三大新探索[N];湘潭日报;2013年

5 记者 李光华 通讯员 张治湘;岳塘养老模式新[N];湖南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岳远攀;我省探索多元养老模式[N];联合日报;2013年

7 苟月仙 李丽 河南省孟州市人口计生委;探索多种养老模式 解除计生家庭后顾之忧[N];中国人口报;2014年

8 孙林东 记者 张聪;探索养老模式 破解养老难题[N];四川政协报;2014年

9 记者 杨红卫;创新养老模式 完善服务链条 推动养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N];许昌日报;2014年

10 中房报·养老地产研究中心 李克纯;荷兰生命公寓的快乐养老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成;基于时间银行的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金华;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潘昭佑;云南民族地区养老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阳;中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硕;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朱贺;城市居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马喜梅;虚拟养老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刘烨;天津夕阳红民营养老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侯汉锋;聊城市城镇居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邹寅园;基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城市养老模式初探[D];东南大学;2015年

8 赵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维嘉;“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模式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苏萌;城市老年人“教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0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e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