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政党协商民主的实践研究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珊;;当前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2 陈毅;;基于协商的治理:中国的协商政治研究[J];探索;2015年06期
3 袁绍东;李士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结构、内涵及评价标准[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4 方刘松;卢继元;;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逻辑关系与理论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田晓玉;;增强党际协商民主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曹蓉;;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联系与区别[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金荣;;协商民主的“伪参与”问题分析与思考——以党际协商民主的视角展开[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27期
8 丁长艳;;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与功能开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9 宋菊芳;;我国党际协商民主的时代价值及完善路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张献生;;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郁建栋;;应增强政治协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N];人民政协报;2012年
2 齐卫平;;协商民主与政党和谐[N];联合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朝阳;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2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6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2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