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南汉政权与对外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3:02

  本文关键词:南汉政权与对外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建立后梁王朝,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期间五十余年的时间之中,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与此同时,中原以外的地区也相继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分别为前蜀、楚、后蜀、吴越、闽、荆南、吴、南唐和北汉,南汉、史称“十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纵观“五代十国”这一在中国历史上颇为关注的“乱世”,历来被冠以“分裂时代”“黑暗时代”等等代名词。尽管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呈现出动荡不安的现象,但也由此催生出了一些新制度的萌芽,而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封建社会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南汉是继南越国之后在岭南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唐末五代时期,刘谦、刘隐、刘陟(刘岩)父子三人在乱世中积蓄实力,逐渐崭露头角,建立了地方政权,其中刘陟(刘岩)与后梁贞明三年(917),在番禺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宋开宝四年(971),南汉为宋所灭。南汉国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关于南汉的研究,由于立国时间短,相关资料记载少之又少,且显得十分凌乱和分散,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未引起史家的足够重视。毋庸置疑,南汉国存在于唐宋之际的五代十国时期,是五代十国历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自20世纪初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之说后,史学家将关注视角投向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研究,并取得了一批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五代十国史的研究仍然不容乐观。首先是与其它断代史相比,五代十国史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仅科研队伍而言,就远不如相邻的唐宋史,且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再研空间。而对南汉史各方面的研究,比之同时期其他割据政权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上,而且也表现在研究深度上。显然,这与南汉国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南汉史是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岭南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将瞄准南汉史研究的薄弱点,以南汉的对外关系和刘谦家族的族属等方面展开研究,尝试从历史学、人类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刘谦族属的多种可能性和外交政策。并且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随之,而南汉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关系的研究更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南汉 族属 对外关系 政策影响 人类学考察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6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10
  • 第二节 南汉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10-13
  • 第三节 本文的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13-14
  • 第四节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14-15
  • 第五节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南汉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16-22
  • 第一节 唐朝末年的乱象16-17
  • 第二节 唐末岭南的社会状况17-20
  • 第三节 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的出现20-22
  • 第三章 刘谦家族在岭南的崛起22-32
  • 第一节 刘谦的族属22-24
  • 第二节 刘谦势力在岭南的坐大24-25
  • 第三节 刘谦势力的崛起和南汉的建立25-27
  • 第四节 南汉对岭南的开发27-29
  • 第五节 南汉的疆域29-30
  • 第六节 南汉的衰落及灭亡30-32
  • 第四章 南汉与中原王朝的关系32-37
  • 第一节 南汉与后梁的关系32-33
  • 第二节 南汉与后唐的关系33-35
  • 第三节 南汉与后晋、后汉、后周南汉的关系35-37
  • 第五章 南汉与周邻割据政权的关系37-43
  • 第一节 南汉与南唐的关系37-38
  • 第二节 南汉与楚国的关系38-39
  • 第三节 南汉与闽国、交趾的关系39-41
  • 第四节 南汉与其他割据政权的关系41-43
  • 第六章 南汉对外关系政策及其影响43-46
  • 第七章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Ⅰ50-57
  • 附录Ⅱ57-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4-65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都 ,石柳;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J];党史博采;2003年03期

2 孟红;;开国第一任央行行长南汉宸的金融岁月[J];党史纵览;2010年07期

3 冯晓蔚;;共产党的挚友南汉宸[J];四川统一战线;2011年03期

4 冯都;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奠基人——首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办行轶事[J];党史纵横;1998年08期

5 陈欣;张其凡;;南汉与安南交往考[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6 王新元;一片丹心昭世人——南汉宸与杨虎城的友谊[J];党史纵横;1998年12期

7 蔡荣章;;殚精竭虑为“申遗”[J];浙江人大;2002年08期

8 熊坤静;;杨虎城三护南汉宸[J];党史纵览;2007年03期

9 ;人民币是如何诞生的[J];党的建设;1999年03期

10 杨世保;;一次特别的营救[J];保密工作;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昭璇;;南汉兴王府的土木工程[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杨宏烈;;广州南汉宫苑残粒的保护与拓展[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文玲;南汉宸:新中国金融业的拓荒人[N];金融时报;2006年

2 邓加荣;开国第一任央行行长——南汉宸[N];金融时报;2006年

3 王俊彦;开拓中日贸易的功臣南汉宸[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杨舒;南汉宸: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拓者[N];国际商报;2011年

5 记者 方正 实习生 叶萃;南汉二陵:新世纪最大发现[N];南方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南汉宸纪念册》出版发行[N];山西日报;2005年

7 邓加荣;开国第一任央行行长——南汉宸[N];金融时报;2006年

8 记者 黄丹彤;南汉皇家御苑就在小谷围?[N];广州日报;2012年

9 记者 卜松竹邋通讯员 易西兵 苗慧;文德路出土千年南汉城墙[N];广州日报;2007年

10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李茂盛;光辉的一生 非凡的一世[N];山西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欣;南汉国史[D];暨南大学;2009年

2 周加胜;南汉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陶卫宁;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攀;南汉政权与对外关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2 崔北京;南汉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宁;南汉时期兴王府城形态结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李慧;基于点—轴理论的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南汉政权与对外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99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6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