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正式拉开了“习式”改革的序幕。任何改革都要以正确的方法为指导,习近平以其高度的改革方法自觉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借鉴。通过对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具体阐述,展示了其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征程中的指导作用提供一定借鉴。习近平立足于国内外时代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为实践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法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改革之路面临重重挑战,这就要求党和人民始终树立高度的改革方法自觉。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掌握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的学习与运用上,还要求自觉借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思和杜绝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失败经验,自觉认知和把握我国国内现实环境、分析和了解当前国际实际形势,凭借科学的理论方法、成功的实践经验和正确的形势认知指导改革实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平稳高效行进。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是对邓小平改革开放方法的继承与创新。邓小平为当代中国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奠定了方法基础,为后人留下了成功的、优秀的改革方法借鉴。习近平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其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在继承邓小平改革方法的前提下,又结合新的实践、国内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改革方法,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执政党,邓小平和习近平的改革方法自然有其共性,但由于时代特征不同、面临问题不同、改革侧重点不同,习近平又创新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方法,提炼出了一套独特的、完备的、科学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工程浩大,习近平将改革方法作为改革的主要抓手和基本遵循,具体表现为唯物主义向度、辩证法向度和人本向度三个方面,推动改革既勇于创新又立足实际,既抓住重点又顾及全局,既敢于探索又整体布局,既依靠人民又为了人民。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形成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当前还是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习近平 邓小平 全面深化改革 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第一节 课题选择的缘由和意义9-10
- 一、选题理由9-10
- 二、选题意义10
-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一、国内研究综述10-11
- 二、国外研究综述11-12
- 三、研究现状评述12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12-13
- 一、主要内容12
- 二、创新之处12-13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3
- 一、研究思路13
- 二、研究方法13
- 第一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3-24
- 第一节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形成的时代背景14-16
- 一、国内背景14-15
- 二、国外背景15-16
- 第二节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理论基础16-21
-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16-17
- 二、马克思主义矛盾观17-19
-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19-20
- 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20-21
- 第三节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实践基础21-24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21-23
- 二、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23-24
- 第二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哲学分析24-30
- 第一节 基于唯物论层面的改革方法24-26
- 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方法24
- 二、问题倒逼改革的方法24-26
- 第二节 基于辩证法层面的改革方法26-28
- 一、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方法26-27
- 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方法27
- 三、底线思维的方法27-28
- 第三节 基于人本层面的改革方法28-30
- 一、紧紧依靠人民的改革动力论28-29
- 二、一切为了人民的改革价值论29-30
- 第三章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方法的继承与发展30-35
- 第一节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方法的继承30-33
- 一、人民性30-31
- 二、自觉性31
- 三、辩证性31-32
- 四、实干性32
- 五、突破性32-33
- 第二节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方法的创新与发展33-35
- 一、基于时代背景变化的创新与发展33-34
- 二、基于改革复杂程度不同的创新与发展34
- 三、基于人民需求变化的创新与发展34-35
- 第四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意义35-41
- 第一节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理论价值35-38
-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35-37
- 二、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方法论基础37-38
- 第二节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现实意义38-41
- 一、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38-39
- 二、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方法借鉴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昌清;;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3年08期
2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3年08期
3 任评;;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3年11期
4 ;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J];政协天地;2013年11期
5 刘诗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转型[J];经济学家;2013年12期
6 丁任重;;新时期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学习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体会[J];经济学家;2013年12期
7 李亿龙;;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衡阳发展[J];衡阳通讯;2013年11期
8 吴思;;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J];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11期
9 鲍宗豪;;全面深化改革从共识到实践[J];开放导报;2013年06期
10 高建生;;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体会[J];前进;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中市学会举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96期)[C];2014年
2 本刊编辑部;;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A];贵州法学(2014年第3期)[C];2014年
3 许果;;新形势下水利科研院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研究[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4年
4 韦英生;;在本协会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A];2013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新形势下水利科研院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研究[A];水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暨中国水利政研会常务理事会资料汇编[C];2014年
6 彭涛;;渭滨区老年学学会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精神[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96期)[C];2014年
7 张全景;;群众路线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A];毛泽东党建思想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14年
8 梁树柏;;建设沿海强省的前提创新(摘要)[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海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领导科学创新发展[A];群众路线与科学领导[C];2013年
10 兰新财;;亮剑司法改革 迈步公平正义——铜仁市中级法院出台“2014年全市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意见”[A];贵州法学(2014年第3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N];安徽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吴丽萍 本报通讯员 李冠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N];广西日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把握总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N];云南日报;2012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5 周锦尉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研究室主任,,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构建科学制度体系[N];组织人事报;2012年
6 木木;下大决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N];中国石化报;2013年
7 记者 杨丽萍 甘霖;深圳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新华社评论员;把准改革脉搏才能全面深化改革[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袁北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论[N];湖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曹华飞;全面深化改革不停顿[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亮;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气象部门管理体制中的几个问题及改革对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牛汉原;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化[D];南昌大学;2015年
3 宋志立;全面深化改革动力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于潇;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D];河南大学;2015年
5 叶钰剑;习近平的改革方法论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6 田树洋;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国家原理的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7 沈辰辰;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赵成棵;理论回归实践的过程及其机制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4年
9 崔建高;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优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张群丽;治理体系视角下的农村权威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4年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9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