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完善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0:14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9·11”事件给全世界的反恐预警工作敲响了警钟,此后,各国都在逐步建立健全本国的反恐体制和反恐预警机制。作为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反恐预警机制实现了国家之间、反恐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对恐怖主义活动提前做出预测和监控,从而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带来的破坏性灾害。该文采用了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着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公共治理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对完善反恐预警机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恐怖主义以及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特征和危害;其次,在现有的反恐预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行反恐预警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选取了美国、俄罗斯和新加坡三个反恐预警机制比较健全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梳理了三国的反恐预警机制模式及特征,进而为健全我国的反恐预警机制提供借鉴;最后,结合我国反恐预警机制中存在问题和其他国家的反恐预警经验,从反恐预警的组织机制、法律保障机制、情报机制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反恐预警机制。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势力依旧猖獗,我国要重视对反恐工作的预警和防控,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反恐预警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打击恐怖主义,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 反恐预警 法律机制 组织机制 情报机制 保障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1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11-12
  •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15-17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7-19
  • 1.3.1 研究思路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恐怖主义及其危害19-28
  • 2.1 恐怖主义的内涵19-21
  • 2.1.1 国外学者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19-20
  • 2.1.2 国内学者以及本文关于恐怖主义的界定20-21
  • 2.2 恐怖主义犯罪的新特征21-25
  • 2.2.1 恐怖主义犯罪行为主体个体化21-22
  • 2.2.2 恐怖主义犯罪活动范围全球化22
  • 2.2.3 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方式多样化22-23
  • 2.2.4 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基地化、网络化和本土化23-24
  • 2.2.5 恐怖主义犯罪与宗教信仰相互交织24-25
  • 2.3 恐怖主义犯罪的危害性25-27
  • 2.3.1 危害国家政治安全25
  • 2.3.2 危害社会经济发展25-26
  • 2.3.3 危害人民身心健康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我国反恐预警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28-42
  • 3.1 反恐预警机制概述28-32
  • 3.1.1 反恐预警机制的内涵28-29
  • 3.1.2 反恐预警机制的特点和作用29-30
  • 3.1.3 反恐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30-32
  • 3.2 完善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的必要性32-34
  • 3.2.1 国际恐怖组织的威胁32
  • 3.2.2 周边国家恐怖活动频发32-33
  • 3.2.3“三股势力”的现实危害33
  • 3.2.4 自发性的个人“独狼”行为增多33-34
  • 3.3 我国反恐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34-38
  • 3.3.1 反恐预警机制无法律支撑和保障34-35
  • 3.3.2 反恐预警的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35
  • 3.3.3 反恐预警工作的情报侦察体系不完善35-37
  • 3.3.4 政府部门以及民众的反恐预警意识不高37-38
  • 3.4 我国反恐预警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8-41
  • 3.4.1 快速变化的反恐形势与反恐工作的特殊性导致立法滞后38-39
  • 3.4.2 传统官僚组织体系削弱了政府的反恐应对能力39
  • 3.4.3 反恐情报生产能力和工作人员素质差导致情报工作低效率39-40
  • 3.4.4 反恐预警意识的缺乏以及投入不足导致技术手段落后40-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国外反恐预警机制的比较与借鉴42-51
  • 4.1 国外反恐预警机制概述42-48
  • 4.1.1 美国的反恐预警机制及特征42-45
  • 4.1.2 俄罗斯的反恐预警机制及特征45-46
  • 4.1.3 新加坡的反恐预警机制及特征46-48
  • 4.2 三国的反恐预警机制的对比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8-50
  • 4.2.1 美国、俄罗斯及新加坡的反恐预警机制对比分析48-49
  • 4.2.2 三国的反恐预警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9-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完善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的若干对策51-64
  • 5.1 建立完善的反恐预警法律机制51-53
  • 5.1.1 制定专门的反恐法51-52
  • 5.1.2 补充现行法律条款,,增设恐怖活动罪名52
  • 5.1.3 完善相关的反恐行政法规52-53
  • 5.1.4 加入反恐国际条约53
  • 5.2 构建完善的反恐预警组织机制53-56
  • 5.2.1 构建反恐预警的组织机制53-55
  • 5.2.2 明确反恐预警工作的主体及职责55-56
  • 5.2.3 完善反恐预警多元主体参与模式56
  • 5.3 建立有效的反恐预警情报机制56-61
  • 5.3.1 构建以反恐预警为主的情报管理机构56-57
  • 5.3.2 提高反恐预警情报生产和分析能力57-60
  • 5.3.3 加深国家交流并拓展反恐情报广度60-61
  • 5.4 建立先进的反恐预警保障机制61-63
  • 5.4.1 提高政府官员以及民众的反恐预警意识61
  • 5.4.2 加大对反恐预警工作的物质和资金支持61-62
  • 5.4.3 加大反恐预警的技术投入62-63
  • 5.5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中国检察官;2006年04期

2 李仁真;刘真;;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的理论构想[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3 周叶中;张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的系统论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4 武伟明;段晨燕;;应加快完善公开捐款应用和监督的法律机制[J];乡音;2011年02期

5 张东生;我国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法律机制的国际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1期

6 马英娟,姚骥;社会稳定的法律机制初探[J];探索与求是;2002年12期

7 蒋文常;关于建立反腐败法律机制的构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下)[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孙喜峰;;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法律机制初探[J];理论学刊;2006年05期

10 马韶青;;完善我国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法律机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钢建;;完善法律机制,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服务[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大洪;田开友;;反贫困:法经济学分析与法律机制的建构[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冷朝阳;霍尚涛;张树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蔡守秋;;针对“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建立健全防治环境风险的法律机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5 曹霞;;国外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管窥[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颖磊;蔡瑛;;宁波港海运HNS污染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向文;;中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8 刘中梅;;大连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保障法律机制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9 许榛;张树兴;;三江源区生态补偿的法律机制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10 黄维贤;;老年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 宋寒松;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离不开法律机制建设[N];检察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黄蔚邋实习生 邱乾理;国家重大项目《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法律机制》座谈会在筑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3 武汉大学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 蔡武进;文化治理需要健全法律机制[N];人民日报;2014年

4 何平;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机制[N];法制日报;2012年

5 记者 戚德刚;塞为体育赛事安全建立法律机制[N];光明日报;2013年

6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蔡守秋;针对“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健全防治环境风险的法律机制[N];人民政协报;2013年

7 于安;竞争失灵与法律机制[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南京大学法学院 杨辉忠;法律机制是控制腐败的有效途径[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山洪;维权,法律机制比组织机制更重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卉;软法之问:法治即硬法之治?[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兆锋;论村民罢免权法律机制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5年

2 康鹏鹏;法治中国建设语境中的反腐法律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书荣;中国与俄罗斯石油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何双;防范国际收养权滥用的法律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甜;完善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李睿;我国与中亚、俄罗斯石油合作法律机制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周胜男;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楠;我国医疗体制中政府责任法律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张惠彬;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研究(2001-2010)[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佐洋;国际法律机制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16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