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5 06:56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调查对象分析可能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具体因素。通过整理问卷分析了沈北新区老年人机构养老现状,利用交互分析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的具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首先介绍了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背景以及现状,指出了中国家庭结构及老龄化的加剧给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带来的严重负担。其次进行了国内外老年人机构养老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研究,从机构养老影响因素、机构养老供需现状两方面分析了中国机构养老发展现状,并列出了国外具体的养老模式以及研究结论和影响因素。最后罗列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老年人口、机构养老和养老意愿等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方面详细介绍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等。第三部分分析了机构养老的现状,包括具体的问卷设计以及机构养老的整体状况,同时还指出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自理能力、不同经济特征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现状。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
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中有 83 人愿意到机构养老,约占 28.5%,而不愿意到机老的人数则高达 208 人,占比 71.5%;不具备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中有 9 人表够接受机构养老,而另 12 人则拒绝接受机构养老服务。在访问的过程中我现不具备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很大程度上受子女对机构养老态影响,这些老年人的子女担心机构养老不能及时地为老年人提供必要及必须老服务,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因此对机构养老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为让老人回归传统的家庭养老更有利于老年人生活。
收入水平在 1-4 万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反而较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年入水平并不等于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收入水平不高的老年人可能子女给予的支援多,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也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养老意愿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在职业特征方面,从事政府、企事位、高管、经理、医生、教师等职业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要显著高于个体户及工人阶层人员,这类群体一般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相对较强,且企事业单高管、经理这一类职业的退休金比例也相对较高,高退休金比例增加了这类的可支配性收入,其机构养老意愿高于家庭养老意愿。在受教育水平方面,时曾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有 78 人,愿意到机构养老的有 30 人;初中学历的有 74 人,愿意到机构养老的仅有 19 人;在没有上过学的 26 人只有 2 人表示能够接纳机构养老,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群体可能越容易接构养老,详见图 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下我国养老模式的创新[J]. 宋悦,吕康银,王丽娜. 税务与经济. 2019(02)
[2]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健康自评与养老服务使用实证研究[J]. 封铁英,曹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空间-制度”互动与公共福利资源配置:以机构养老为例[J]. 马玉娜,顾佳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城市机构养老服务评价及优化——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视角[J]. 赵娜,方卫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国内外研究比较[J]. 任洁,王德文. 西北人口. 2016(05)
[6]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与机构养老意愿研究[J]. 余杰,Mark W.Rosenberg,程杨. 地理科学进展. 2015(12)
[7]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研究——基于河南省12个地市的调查[J]. 张瑞玲. 调研世界. 2015(12)
[8]城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 张文娟,魏蒙. 人口与经济. 2014(06)
[9]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 陶涛,丛聪. 人口与经济. 2014(03)
[10]山东省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高润国,郭继志,沈郁淇,胡善菊,董毅,庄立辉,王洪婧,罗盛. 社区医学杂志. 2014(07)
博士论文
[1]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 吴敏.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8735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
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中有 83 人愿意到机构养老,约占 28.5%,而不愿意到机老的人数则高达 208 人,占比 71.5%;不具备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中有 9 人表够接受机构养老,而另 12 人则拒绝接受机构养老服务。在访问的过程中我现不具备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很大程度上受子女对机构养老态影响,这些老年人的子女担心机构养老不能及时地为老年人提供必要及必须老服务,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因此对机构养老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为让老人回归传统的家庭养老更有利于老年人生活。
收入水平在 1-4 万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反而较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年入水平并不等于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收入水平不高的老年人可能子女给予的支援多,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也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养老意愿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在职业特征方面,从事政府、企事位、高管、经理、医生、教师等职业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要显著高于个体户及工人阶层人员,这类群体一般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相对较强,且企事业单高管、经理这一类职业的退休金比例也相对较高,高退休金比例增加了这类的可支配性收入,其机构养老意愿高于家庭养老意愿。在受教育水平方面,时曾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有 78 人,愿意到机构养老的有 30 人;初中学历的有 74 人,愿意到机构养老的仅有 19 人;在没有上过学的 26 人只有 2 人表示能够接纳机构养老,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群体可能越容易接构养老,详见图 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下我国养老模式的创新[J]. 宋悦,吕康银,王丽娜. 税务与经济. 2019(02)
[2]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健康自评与养老服务使用实证研究[J]. 封铁英,曹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空间-制度”互动与公共福利资源配置:以机构养老为例[J]. 马玉娜,顾佳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城市机构养老服务评价及优化——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视角[J]. 赵娜,方卫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国内外研究比较[J]. 任洁,王德文. 西北人口. 2016(05)
[6]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与机构养老意愿研究[J]. 余杰,Mark W.Rosenberg,程杨. 地理科学进展. 2015(12)
[7]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研究——基于河南省12个地市的调查[J]. 张瑞玲. 调研世界. 2015(12)
[8]城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 张文娟,魏蒙. 人口与经济. 2014(06)
[9]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 陶涛,丛聪. 人口与经济. 2014(03)
[10]山东省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高润国,郭继志,沈郁淇,胡善菊,董毅,庄立辉,王洪婧,罗盛. 社区医学杂志. 2014(07)
博士论文
[1]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 吴敏.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8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24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