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现状与前景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现状与前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际关系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知识的多元化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并使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界各种流派异彩纷呈。但在纷繁复杂的理论流派背后,缺乏稳定的主流趋势,西化、孤立主义和多元化成为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主要特征。俄罗斯国际关系学必须在以开放的态度与东西方同行扩大交流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与文化价值,传承和发扬“白银时代”发展起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分析传统、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文化历史类型理论以及宗教哲学思想,同时克服经验主义研究不足、缺乏中层理论、缺乏宏理论的高度抽象等问题。
【作者单位】: 莫斯科大学社会学系国际关系社会学教研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关键词】: 俄罗斯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理论
【分类号】:D81-2
【正文快照】: 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的社会与政治变迁成了俄罗斯国内与西方研究的热门话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俄罗斯社会科学的深刻变化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俄罗斯社会科学的变迁进行深刻反思。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际关系学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反思。新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依吐汗·怕沙尔;;浅谈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学理论;2011年21期
2 庞大鹏;;俄罗斯的政治生态——对全俄人民阵线的评析[J];当代世界;2011年07期
3 薛福岐;;大多数俄罗斯人把中国看做战略伙伴[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7期
4 张盛发;;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依然大相径庭[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尚劝余;;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起源、流变、内涵和应用[J];国际论坛;2011年04期
6 刁利明;;现代俄罗斯的政治市场结构[J];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04期
7 侯艾君;;“反俄阴谋”——内容、根源与评析[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8 赵隆;;转型期俄罗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以中俄民间贸易为例[J];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03期
9 张盛发;;试析普京与梅德韦杰夫分歧[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4期
10 ;《国际展望》征稿启事[J];国际展望;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亚青;;学科进步与平等的学术批评精神——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上的致辞[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2 王逸舟;朱立群;;总结发言[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国机;;回顾与展望中美关系——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纪念《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石贤泽;;国际关系学科史视域下的国际合作研究:一种单向度的关联分析[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5 朱立群;;后记[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6 朱立群;;后记[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国机;;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召开专题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国机;;中美关系双方磨合期尚未结束——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组织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国机;;学习“七一”讲话 认清国际形势——市国际关系学会、文汇报社联合举行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龚文庠;陈开和;;试论跨国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丰 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中国国际关系学需加强学术制度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文 《环球时报》评论组;中国国际关系学面临三大危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辛义 周宇宁;“学历门”再扰俄罗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衣永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也谈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危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冯绍雷;俄罗斯:重新现代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李巍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博士后;国际关系学走向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俄罗斯大火拷问国家管理体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孙占林;从一句口语看俄罗斯社会风尚[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本报记者 陈飞;俄罗斯的现状与中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蔡明东;媒体太自由会把俄罗斯推向分裂[N];东方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可辛;俄罗斯发展进程中的普京阶段[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徐彦山;转型时期俄罗斯行政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母耕源;外交沟通理论与实践初探[D];外交学院;2010年
5 李晓华;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现实主义系统—历史学派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6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9 苏云婷;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建廷;论俄罗斯新国家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宪良;俄罗斯社会主义力量崛起、势衰及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班婕;转型期以来俄罗斯的社会精英:起源、发展、前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岳;俄罗斯应对外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陈新宇;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形势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5 李占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政治制度演变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成;试析普京实用主义外交[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9年
7 郭韶丽;美俄利益集团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朱姗姗;传统文化对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李庆申;转型时期俄罗斯总统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项丽敏;市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现状与前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2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