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
本文关键词:试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冲突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前沿问题。这不仅因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波及效应,更是由于文化已经同政治、经济一起,构成了认识和解释当代国际关系的三维角度。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根源、特点、类型和结局,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力求正确认识和全面阐释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
【作者单位】: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关系 文化冲突 文化价值观
【分类号】:D815
【正文快照】: 冷战结束,尤其是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论”出台之后,文化或文明冲突取代意识形态冲突,在国际关系中逐渐成为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9.n事件”又使人们对文化冲突的关注和议论再次形成了全球性的热点,并且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人们的不安与困惑:“9·n事件”是否验证了亨廷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德化;论文化的冲突与协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祖荣;森林文化发展的若干阶段与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苏祖荣;森林文化形态的划分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文化发展的动因及运动规律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温珍奎;文明概念新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赵振杰;;浅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教育文明[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6 吴廷俊,韦路;多媒体技术与全球文化整合(十二)[J];当代传播;1999年05期
7 张金荣;田毅鹏;;文明论:东北亚研究的新视角[J];东北亚论坛;2007年03期
8 张祥晶;文明“冲突”:城市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张金海;程明;周亚齐;;论跨文化传播中的广告文化冲突——兼论广告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郝立新;在传承文明中弘扬人文社会科学——读《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有感[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日辉;;略论大理古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志远;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张瑞堂;文化自觉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天社;埃及对外关系研究(1970-2000年)[D];西北大学;2004年
7 钱东平;论政府的德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松;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窦雅斌;“美国衰落论”解析[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娟华;伦理的政治化与伦理的哲学化[D];河南大学;2005年
4 孙万超;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D];青岛大学;2005年
5 胡腾蛟;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研究(1970-1979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琳;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风气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程芳;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梁媚;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因素探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9 陈越;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莺;为了可持续未来的中学历史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铮;;风云变幻八十年 第四讲 祸遍全球(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J];世界知识;1983年24期
2 冯特君;崔■;张继坤;;关于开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一课的设想(二则)[J];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3 廖鹤;;《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一书简介[J];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4 潘光;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西亚非洲;1990年04期
5 李石生;;在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淡化了吗?[J];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01期
6 杨运忠;;日美矛盾的激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2年03期
7 刘金质;《国际关系入门》简介[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3期
8 周凯;《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出版[J];当代亚太;1999年11期
9 杨冠达;论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2期
10 华林;史论结合,精心解读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评介[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俞新天;;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理论探讨[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王介南;;略论郑和下西洋与明初国际关系[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罗丹;;麻生执政与中日关系发展走向[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熊乐兰;詹真荣;;斯大林的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提要)[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郭榛树;;论江泽民的和谐观[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李双龙;;媒体报道与“闯馆”事件——关于不明身份者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事件报道之述评[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王立新;;“国际关系的基督化”:对一战的反思与美国传教团体内国际主义的兴起(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修义;“软实力”所不能涵盖的……[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吕德胜;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福音[N];解放军报;2010年
3 ;中方对美国会少数众议员执意提出所谓纪念《与台湾关系法》30周年决议案表示强烈不满[N];人民日报;2009年
4 王义伟;国际关系是堂必修课[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世经政所 李少军;印度洋海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维奇·卡拉加诺夫;国际关系进入新竞争态势[N];解放日报;2008年
7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关系——雾中看花[N];人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王日鹏;霞浦在沪企业家资积极参与“阳光助学”活动[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方祥生;国际关系中的“蛮横”[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学术研究与外交政策:专家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2 何霄;阿根廷危机的国际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克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内地香港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艺;跨境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7 曹鉴燎;制度创新: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新格局中国经济安全的基本选择[D];暨南大学;2002年
8 曾向红;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9 周娅;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文刚;国际关系中的金融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卢庆文;环境问题:国际关系中的新焦点[D];暨南大学;2000年
3 夏自钊;话语如何建构“敌人”和“威胁”[D];复旦大学;2010年
4 雷春斌;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民族因素[D];暨南大学;2000年
5 赵为民;试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D];河南大学;2004年
6 邱晓万;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李双歌;论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韵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5年
9 廖震峡;中俄关系:国际关系动因视角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小峰;文化的国际效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4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