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8 01:42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互联网至今,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培育公民民主意识的基础上,让公民更多的通过网络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产生的新特征来推进公共治理,让政府机构办公更多的使用网络。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利益整合与分配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更合理地制定公共政策意味着公民的利益被更多的考虑,这也就要求我们立足长远并兼顾现实利益的均衡。社会不断发展带来了更复杂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决策者在制定某项公共政策时需要独自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就对决策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思想素质对社会上的利益进行分配。如果制定政策的时候能够更多的考虑公民的意见,以公民利益为首要考量目标,则能够制定出更加符合社会集体利益的公共政策。网络时代的发展,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让公民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公民利益的体现渠道,也对政府和公民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改善作用,更有利于我国民主化的发展,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网络时代的内涵
        2.1.2 公共政策的内涵
        2.1.3 公民参与的内涵
    2.2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假设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2.3 预防性政府理论
    2.3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
        2.3.1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确解决公共问题
        2.3.2 增强政策执行力度,保障社会良性运转
        2.3.3 协调冲突维护公正,实现公共政策价值
        2.3.4 培育公民主体意识,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
第3章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
    3.1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
        3.1.1 公民通过网络表达了利益诉求拓宽了参与渠道
        3.1.2 公民网络参与促使公共舆论关注政策进程
        3.1.3 网络平台上公民与政府决策层对话参与公共政策制定
    3.2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
        3.2.1 公开听证
        3.2.2 公民信访
        3.2.3 民意调查
        3.2.4 专家咨询
        3.2.5 大众媒体
    3.3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性因素
        3.3.1 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
        3.3.2 制度规范因素的影响
        3.3.3 公民本身因素的影响
第4章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产生原因
    4.1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
        4.1.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基础薄弱
        4.1.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缺乏制度性保障
        4.1.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意识淡薄
        4.1.4 政策的专业性和公民的非专业性的矛盾
        4.1.5 政府受私益影响愿意公开的政策信息少
        4.1.6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多种渠道受阻
        4.1.7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资源分配不均
    4.2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产生困境的原因
        4.2.1 政府决策观念不够先进
        4.2.2 政策论证过程不够透明
        4.2.3 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令现行公民参与机制无法适应
        4.2.4 公共舆论难以成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常规渠道
第5章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优化对策
    5.1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5.1.1 加强公民参与法制化建设
        5.1.2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
        5.1.3 坚持信息公开制度
        5.1.4 建立公开听证制度
    5.2 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培育社会参与文化
        5.2.1 转变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氛围
        5.2.2 积极培育和强化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责任和主体意识
        5.2.3 政府要为营造法治氛围,构建民主社会提供物质保障
    5.3 培养公民参与能力,提高公民素质
        5.3.1 培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5.3.2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5.3.3 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主体自身素质
    5.4 优化网络基础设施,丰富公民参与平台
        5.4.1 探索数据预测模型
        5.4.2 构建公众数据平台
        5.4.3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5.4.4 推行电子政府
        5.4.5 建立现代化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5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035798.html

上一篇: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习近平文明观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