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中的群际接触问题研究 ——基于在台陆生群体的实证调查
发布时间:2025-07-21 20:28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两岸青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当前两岸青年学生的交流逐年热络,在规模和范围上都不断取得新突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格局已然形成,但是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依然存在,常常有非理性的声音横亘在彼此互动中。因此,研究两岸青年学生交流,全面检视两岸青年互动状况,探索促进积极接触的条件,为深化两岸青年交流提供对策建议是当务之急。群际接触理论致力于改善偏见群体的关系,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分析视角和理论基础。本研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在台陆生群体进行实证调查。量化数据方面,针对636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描述了当前两岸青年学生基本接触状况,并探讨“接触强度”“合作关系”“两岸情境因素”对“社会距离”的影响,得出结论:两岸青年学生之间接触强度越强、合作关系越强、两岸情境越友好,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社会距离越短。在质性访谈方面,本研究梳理了两岸青年学生群体特质之差异,归纳当前两岸青年学生群际接触的特点,即学习是基本接触面,兴趣是重要接触点;谈论政治过程中保持的默契性与理性;学习身份导致的接触存在差异;陆生具有多元的角色定位;接触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外部支持环境与权威人物会影响接触的效果。...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两岸青年学生交流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群际接触理论及其运用
第三节 群际接触与社会距离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第三节 调查研究实施与资料处理
第四章 资料分析与研究发现
第一节 在台陆生的群际接触现况
第二节 社会距离的线性回归模型
第三节 深度访谈:接触与互动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4058335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两岸青年学生交流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群际接触理论及其运用
第三节 群际接触与社会距离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第三节 调查研究实施与资料处理
第四章 资料分析与研究发现
第一节 在台陆生的群际接触现况
第二节 社会距离的线性回归模型
第三节 深度访谈:接触与互动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4058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058335.html
上一篇:习近平底线思维的哲学意蕴及实际运用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