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能力、共同利益与安全合作——基于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安全合作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战略能力、共同利益与安全合作——基于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安全合作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印度"东向政策"的深化,出现了"经济导向"向"战略导向"的转变,印度与亚太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也随之拓展。尽管印度依然坚持不结盟政策,但这并不妨碍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之间的安全合作。不过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之间安全合作的程度并不相同。在美国在亚太的五大盟友之中,印度与日本的安全合作程度最高,韩国和澳大利亚次之,泰国和菲律宾最弱。本文主要探讨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之间的安全合作为何程度不同。以往有关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安全合作的研究主要基于双边视角,存在"经济利益说"、"海洋合作说"、"美国促动说"、"中国威胁说"和"战略提升说"五种解释。不过这些对于从整体把握和比较分析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的安全合作还稍显不足。本文认为,将战略能力和共同利益两者结合则更具说服力。未来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的安全合作会继续发展,但"亚太版"北约难以成形,不过他们之间的安全合作也面临着地区格局变动、中印关系、中美关系和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印度 美国 亚太联盟 安全合作 战略能力 共同利益
【基金】: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联盟的转型与中国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YJCGJW004) 北京市社科青年项目“亚洲新安全观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项目编号:15KDC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35.1;D871.2
【正文快照】: 随着印度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在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印度“东向政策”的力度逐渐加强,在战略导向、地缘范围、议题领域等方面发生了诸多新变化,呈现出从政策到战略、从陆上到海上、从经济到安全、从东南亚到东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等新态势。(1)印度不仅积极利用亚太市场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青;参与多边安全合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0期
2 石婧;中国与中亚的安全合作[J];新疆社科论坛;2002年06期
3 喻常森;“第二轨道”外交与亚太地区安全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3年05期
4 吴金平;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与美国因素[J];东南亚研究;2004年04期
5 许涛;;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安全合作进程与前景分析[J];国际观察;2006年02期
6 蒋建华;王双;司南;;安全合作与区域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两大目标的展望及对中国西部安全的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冯艳玲;;中俄战略安全合作的机遇和挑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雷勇;;东亚地区安全合作:层次、结构与机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有为;;东南亚安全合作构想[J];东南亚纵横;2010年05期
10 张威威;;论中日韩安全合作[J];和平与发展;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与中美印非均势外交平衡的重构[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2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沟通行动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7年
3 肖f^;权力、制度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方颖;冷战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曼;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3 息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安全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Lepessova Aliya;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安全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姚建安;冷战后中俄两国安全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璐璐;中亚地区安全合作:进程、制约及战略选择[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博;冷战后菲美安全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张志刚;安全合作的理想模式[D];暨南大学;2002年
9 詹鹏;中美安全合作进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小硕;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战略能力、共同利益与安全合作——基于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安全合作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7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