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海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主要观点——以中、苏、俄比较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0 13:00

  本文关键词:海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主要观点——以中、苏、俄比较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 治理职能 普世性


【摘要】:中外学者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政治立场对中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治理体系、治理职能、治理决策、治理策略的评价,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打开了观察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全球性视野,探索了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善治的规律和路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研究表明,治理问题是每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问题,国家治理应符合相应的社会性质,并不存在普世的国家治理模式,在吸收和借鉴他国的治理经验时,要注重甄别国家治理的不同职能属性,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中俄新时期国家治理的经验不仅为世界的进步提供动力与活力,而且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关键词】社会主义 治理职能 普世性
【分类号】:D523
【正文快照】: 当今世界,治理问题已成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诞生伊始,就在世界上形成了与资本主义泾渭分明的国家治理体系,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其治理策略正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为此,梳理对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述评,可以为我们打开观察社会主义国家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芬吉;;社会主义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2 江时学;;除了古巴,西半球没有社会主义国家[J];同舟共进;2009年07期

3 杨烨;卜新兵;;试论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许超;孙振华;;浅谈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J];党史博采(理论);2013年03期

5 Y·多莱 ,小燕;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西方资本[J];当代国外社会主义问题;1985年01期

6 迟福林;;列宁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创立者[J];社会主义研究;1985年05期

7 王维荣;列宁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创立者[J];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03期

8 汪静,胡锦光;对外交往是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对外职能[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年02期

9 张赤卫;;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再认识之浅见——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点体会[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10 廖士祥 ,黄慕亚 ,周海乐 ,王永平;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规律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时代创新[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刘邦凡;;论政治治理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A];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高级研讨班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韦武昌;;浅谈民族学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汪亭友;;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认识、新发展——兼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贡献[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李景治;;加强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要使命[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6 李慎明;;八大前后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当今中国的发展壮大[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7 李景治;;加强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要使命[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利年;;浅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龚学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中国化[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10 王奇;;中国学者有关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国华;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N];光明日报;2002年

2 吴绍禹;曲折发展是规律[N];吉林日报;2001年

3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 熊远远;以科学发展观认识时代特征[N];组织人事报;2009年

4 林U,

本文编号:1006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06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