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对华政策
本文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对华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马来西亚华人 新生代华人 马中关系 国阵政府 对华政策
【摘要】:本文是讨论马来西亚华人在马中关系进程中对决策者的影响程度。华人的主体性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从近年的选举结果可见马来西亚政治和社会出现了型态的转变,执政55年的国阵政府正面对提倡跨种族的在野党一民联的挑战,主流华人社会里更期望国家出现两线制的政治型态。马来西亚政府方面,应对性作出各种调整,包括取消一些限制法令,以一系列国家转型计划缓和人民的不满。在外交方面,马来西亚持续与中国紧密发展双边关系。所有的决策过程依然是以马来人为核心的领导阶层带领,华人仍旧扮演中间桥梁的角色。但是,马来西亚近年的政治变化催生了跨族群的华人意识,新生代华人的政治参与提高,华人的政治选择成为国阵政府和民联在野党的成败关键之一。有鉴于此,华人各种角色和反应也随之受到重视。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醒马来西亚华人在提高政治地位的同时,也应认清其主体特征,以期在未来东亚文化社会的建构中,其主体性不因区域文化的整合而受边缘化。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 新生代华人 马中关系 国阵政府 对华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4;D733.8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1 绪论9-46
- 1.1 马来西亚11-19
- 1.1.1 马来中产阶层兴起引发的马来政治危机13-15
- 1.1.2 马来西亚华人在民族与国家之间认同的矛盾15-16
- 1.1.3 分析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及对华关系的演变16-18
- 1.1.4 马来西亚华人在对华政策的影响性分析18-19
- 1.2 研究核心与意义19-21
- 1.3 文献回顾与评价21-46
- 1.3.1 东南亚——中国——马来西亚22-30
- 1.3.2 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经济30-34
- 1.3.3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现况34-41
- 1.3.4 华人与中马关系的建构41-43
- 1.3.5 文献评价43-46
- 2 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的演进46-59
- 2.1 定义“马来西亚华人”:政治与文化的认同48-49
- 2.2 华人社会结构的形成因素49-53
- 2.2.1 海峡华人与土生华人的文化差异50-51
- 2.2.2 属性与定位51
- 2.2.3 教育源流背景的差异51-52
- 2.2.4 政治意识的分化52-53
- 2.3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对抗——政治与文化身份的分化53-54
- 2.4 华人社团工具化54-59
- 3 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与华人的政治参与59-89
- 3.1 马来西亚政体的概述60-63
- 3.2 政党利益分析-民族、宗教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63-70
- 3.3 华人政治参与的型态与渠道70-86
- 3.3.1 教育课题71-78
- 3.3.2 经济课题78-79
- 3.3.3 社会课题79-86
- 3.4 华人对国家决策的地位重要性86-89
- 4 华人对马来西亚对华政策选择的影响89-99
- 4.1 马来西亚的对华政策89-92
- 4.1.1 东姑阿都拉曼对中国采取“不承认”、“不接触”的政策89-90
- 4.1.2 敦拉萨开启与中国建交之路90
- 4.1.3 马哈蒂反美亲中的经济外交90-91
- 4.1.4 纳吉加强现有的双边连接91-92
- 4.2 马来西亚对华政策对马来西亚发展中的地位92-94
- 4.3 华人在“对华政策”的影响性之分析94-96
- 4.3.1 马中经贸合作-华商团体扮演智囊团角色94-95
- 4.3.2 马中教育交流-华团的推动性作用95-96
- 4.4 中国对华人社会政治选择的影响96-97
- 4.5 华人对政府决策影响的局限性97-99
- 5 创建“东亚共同体”——马来西亚华人扮演的角色与作用99-105
- 5.1 东亚共同体与马来西亚的未来99-102
- 5.2 问题与挑战102
- 5.3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角色的转化102-105
- 6 结论105-107
- 参考文献107-116
- 中文文献107-109
- 外文文献109-115
- 网站连接115-116
- 附录一 中英/马来文名词对照116-117
- 附录二 马来西亚内阁及部门名单117-120
- 附录三 马来西亚外交政策:决策部门与流程120-121
- 附录四 献词与文告121-130
- Ⅰ.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丹斯里钟廷森2012新年献词 #113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第65届常年会员代表大会开幕仪式-总会长丹斯里钟廷森演词(2011年6月25日)121-124
- Ⅱ.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开幕仪式总会长丹斯里钟廷森致词(2011年4月29日)124-126
- Ⅲ.马来西亚华工商联合会对第十大马计划发布文告(2010年6月15日)126-127
- Ⅳ.总会长文告-有关商联会与华总及各州属会的架构与合作关系127-128
- Ⅴ.总会长丹斯里钟廷森针对首相宣布放宽资金市场的改革措施发布文告(2009年6月30日)128-129
- Ⅵ.马中经贸总商会提呈贸工部的建议书(2012年1月12日)129-1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小健;马来西亚“两线制”初步形成[J];当代亚太;2001年04期
2 张金荣;;试析后冷战时期中国加强东亚地区合作的动因[J];当代亚太;2006年04期
3 杨仁飞;平等政治权益:半个多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华族的追求[J];东南学术;2003年02期
4 朱振明;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史概述[J];东南亚;1994年04期
5 赵海立;从白小保校运动看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参与形态[J];东南亚研究;2005年04期
6 李晨阳;邵建平;;论白礁岛主权争端及其对新马关系和东盟发展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7 宋效峰;;马来西亚政党制度的制度化与政治稳定功能[J];东南亚研究;2009年03期
8 庄礼伟;;2009年马来西亚政局述评[J];东南亚研究;2010年02期
9 林鸿海;聂勇浩;;马来西亚公共行政改革:回顾及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4期
10 张汉清;东盟与中国的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梁忠;马来西亚政府华人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庆忠;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演变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8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4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