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应对生存“脆弱性”: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经济外交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13 04:01

  本文选题:生存脆弱性 + 经济外交 ; 参考:《学术探索》2015年02期


【摘要】: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整个国家面临生死攸关的生存问题:可供发展经济的自然资源近乎为零;包括饮用水在内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上要靠进口;国土面积狭小而导致在国防上缺失军事战略纵深;特殊的华人身份使邻国充满敌意。鉴于新加坡的现实国情,开国总理李光耀利用新加坡作为东南亚航运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力开展经济外交。经济外交不但破解了新加坡的生存问题,而且使新加坡走上繁荣,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众多小国中的一个成功典范。而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国家的发展中也遇到"脆弱性"的裹挟,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为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实现亿万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中国梦"。
[Abstract]:After Singapore became independent in 1965, the whole country was faced with life-and-death problems: the natural resources availabl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near zero; daily necessities, including drinking water, were largely imported;The small size of the territory leads to the lack of military strategy in defense, and the special Chinese identity makes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enmity.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Singapore, Premier Li Guangyao made full use of Singapore's geographical advantage as a shipping center in Southeast Asia to vigorously develop economic diplomacy.Economic diplomacy not only solved the survival problem of Singapore, but also made Singapore prosper and become a success model among many sm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As a big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also encountering "vulnerability" in its national development, drawing lessons from Singapore'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dding new impetus to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and realizing "Chinese Dream" for whic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struggle for it.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分类号】:D7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华;新加坡对印尼的外交政策[J];当代亚太;2001年05期

2 魏炜;;冷战时期苏联在新加坡大国均势战略中的地位及变化[J];国际论坛;2006年01期

3 肖立国;略论李光耀的外交战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刘少华;新加坡的“生存政策”与对外关系[J];世界历史;2000年04期

5 刘少华;论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J];世界历史;2001年02期

6 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J];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7 蔡天任,王丽;新加坡经济发展成就的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8 刘晓强;经济外交:范畴、背景及中国的应对[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蔡钟利;蒋细定;;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利用跨国公司[J];南洋资料译丛;1987年04期

10 周永生;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外交概念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德和;;里程碑·指南针·新台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读心得和延伸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白关峰;;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3 缪鹏年,李滢洁捚;印度的经济外交[J];当代亚太;2005年08期

4 王晋;;新加坡的民族政策及其运作[J];东南亚纵横;2010年02期

5 任超;新加坡的宪政与法律制度[J];东南亚;2001年02期

6 毕世鸿;;多元、平等与和谐:新加坡族群政策评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7 郑一省;;印尼和东盟关系的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研究;2008年03期

8 卢姝杏;;新加坡的外交原则及其对华政策(1990—2010)[J];东南亚研究;2011年05期

9 虞群;;试论东南亚自然地缘特征对地区海上安全的影响[J];东南亚之窗;2012年01期

10 胡荣荣;;自主性和适应性:政党视角下的政治变迁——以二战后的新加坡和台湾地区为例[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延超;;人类学视野中的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以深圳为例[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郭建军;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云南大学;2012年

3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传添;东盟经济外交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梅毅;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D];武汉大学;2006年

7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向梅;当代俄罗斯经济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10 孟庆梓;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建构与演化[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丽萍;新加坡华语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文学;论李光耀时期(1965-1990)新加坡的实用主义外交[D];外交学院;2011年

4 单昕;城市多民族社区居住格局变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郭卫平;独立以来新加坡马来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6 蒋焕杰;李光耀法治思想与新加坡特色的法制社会建设[D];安徽大学;2011年

7 魏巍;影响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初探(1978-1990)[D];湘潭大学;2011年

8 张s鷖,

本文编号:1742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42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