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在改革开放中谋求稳定与发展
本文选题:缅甸 + 改革开放 ; 参考:《东南亚之窗》2014年01期
【摘要】:缅甸改革开放经历了长期的酝酿和探索。经济落后和民生困境是促使缅甸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长期政治、经济制裁也是促使缅甸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重要原因。而自缅甸新政府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缅关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发生颠覆性逆转。两国关系将在新的条件下,以更符合双方利益的方式得到恢复和发展。
[Abstract]:Myanmar'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gone through a long-term gestation and exploration. 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livelihood difficultie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Myanmar'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t the same time, long-term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anct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 are also important reasons for Myanmar to embark on the roa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Since Myanmar's new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Sino-Myanmar relations have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influence and challenge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be a subversive reversal.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be restored and developed in a way tha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7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望;;从吴山友访华看中缅关系[J];国际展望;1984年21期
2 范宏伟;;中缅关系的转折:1954年——以外交部解密档案为视角[J];东南亚研究;2008年05期
3 范宏伟;;冷战时期中缅关系研究(1955-1966)——以外交部解密档案为中心的考察[J];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4 ;学术通讯[J];东南亚;1986年04期
5 崔翔;国际舆论对李鹏总理访问缅甸的反应[J];国际资料信息;1995年02期
6 范宏伟;;从外交部解密档案看建交初期(1949~1953)的中缅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7 }瑟夫·西耳佛斯太恩 ,朱利恩·沃耳 ,罗时熙;缅甸大学生与政治[J];东南亚研究;1965年02期
8 李晨阳;伊斯兰教在缅甸[J];当代亚太;1994年04期
9 承毅;缅甸1996年的经济发展及其1997、1998年的前景——亚洲开发银行,《亚洲经济发展展望报告书,1997年与1998年》[J];南洋资料译丛;1998年01期
10 ;丹瑞(缅甸)[J];南洋资料译丛;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圣达;李晨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缅甸民族问题研究述评[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缅甸藏缅语各民族的由来和发展——兼论其与中国藏缅语民族的关系[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旭东;;试论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的两次印缅冲突[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卢懿生;;改革开放好 我看新北京[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晨阳;;缅甸的克伦族与克伦族分离运动[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范宏伟;;缅甸奈温军政府的合法性诉求与华人政治地位[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张巍;陈璋;袁松;余厚振;陈国栋;;缅甸国Aung Zaya大桥设计[A];二○○○年湖北省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0年
8 李萃森;;从河北科技大学十年腾飞看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与伟大[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如何开拓缅甸农机产品市场[A];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3年
10 邵善庆;程峰;;缅甸300m~3多功能耙吸挖泥船优化设计[A];上海物流工程学会2003’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莉;胡锦涛同缅甸和发委主席丹瑞会谈[N];人民日报;2010年
2 罗辉;吴邦国罗干会见缅甸总理[N];人民日报;2004年
3 ;缅甸和发委主席会见唐家璇[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张云飞;王兆国会见缅甸和发委主席[N];人民日报;2005年
5 记者 王永刚 周灿;秦光荣会见缅甸政府代表团[N];云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刘东凯、段廷常;李岚清会见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N];人民日报;2003年
7 通讯员 关清 记者 李晓群;我省警方破获特大跨国拐卖妇女案[N];安徽日报;2005年
8 林锡星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金三角”牵动四方[N];南方周末;2004年
9 钱峰;印缅合作 各取所需[N];人民日报;2004年
10 许清媛;缅甸旅游业发展缓慢[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阮金之;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钟智翔;论缅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与历史发展[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D];云南大学;2001年
5 王晓帆;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塔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汪远忠;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高一飞;滇西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沿线的艾滋病风险与人口流动[D];中山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晓宏;缅甸大选以来吴登盛政府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动因和面临的挑战[D];暨南大学;2013年
2 姚璐;冷战后中缅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和劲松;当代缅甸军人政权研究(1962—2000)[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光荣;中国与缅甸的交往:跨境贩毒干预[D];浙江大学;2013年
5 张红云;滇人移居泰国、缅甸的原因及其经济活动[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6 郑宗玲;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稻米产业的发展及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磊;当前我国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热的原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李宝国;缅甸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分析与措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郜志刚;邓小平为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所作的舆论推动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贾盛荣;论当代中国私人财产所有权[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93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9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