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选举援助评析
本文选题:选举援助 + 民主援助 ; 参考:《国际论坛》2014年03期
【摘要】:选举援助是西方民主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选举援助的理论基础由以选举为中心的民主制度、西方民主输出传统、巩固民主成果等要素构成。在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体等选举援助参与主体的推动下,西方采取了协助设计选举制度、选民培训教育、组织选举、选举观察与监督、斡旋调停等选举援助方式。尽管西方宣称选举援助是为推动受援国民主化过程和健全完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但西方选举援助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受到非议或抵制,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西方选举援助。
[Abstract]:Electoral ai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estern democracy ai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western electoral aid consists of election-centered democracy, western democracy exporting tradition and consolidating democratic achievements. With the help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 citizens, the West has adopted electoral assistance methods such as assisting in the design of electoral systems, vote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rganization of elections, election observation and supervision, mediation and mediation. Despite claims by the West that electoral assistance is intended to 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in recipient countries and to improve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s, Western electoral assistance is increasingly being criticized or boycot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estern electoral aid needs to be fully and objectively understood and evaluated.
【作者单位】: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世界政党比较教研室;
【分类号】:D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仇朝兵;;选举援助与民主发展:美国的选举援助对印度尼西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刘国柱;;当代美国“民主援助”解析[J];美国研究;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吴小建;;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吴小建;;城中村改造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及均衡策略的实现——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赵泽洪;张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8 丁隆;郭雅娟;;伊拉克战后政治发展的三个纬度[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5期
9 吴洁;;西方两种民主模式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赵云梅;;论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苏忠林;岳奇;刘三;;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基于回应性理念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炳辉;;权力控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谢庆奎;杨宏山;;信息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沈荣华;钟伟军;;论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体系[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谢振才;黄卫平;;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完善党执政的政治基础[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彭宗超;李m:;;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及转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曹正汉;;分散烧锅炉——中国上下分治的威权体制及其稳定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李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姗;推进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敏;美式民主与伊拉克战后政治重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友前;我国政府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湘蓉;电力产业政府管制体制变迁及改革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柱;;全国民主基金会与美国民主援助[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年05期
2 刘国柱;;当代美国“民主援助”解析[J];美国研究;2010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虹;美国国际私营企业中心对外民主援助活动初探[D];浙江大学;2011年
2 郭新宇;美国在前苏联与东欧地区的民主援助活动研究(1990-2000)[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7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9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