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的欧洲家庭政策:变化及其延续
本文选题:欧洲家庭政策 + 变化 ; 参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近二十年来,家庭以及与家庭相关的政策成为了欧洲各国关注的焦点。从家庭政策的类型学意义、解释框架和属性特征三个层面审视欧洲家庭政策,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欧洲家庭政策出现了四个新变化:(1)家庭政策的个体化;(2)家庭支持力度的加大;(3)家庭与工作平衡的强调;(4)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结合。但从福利国家的指导思想、家庭的角色与本质、以及家庭中性别关系的取向可以看出,欧洲家庭政策虽在变化,但并没有触及其实质及传统根基,延续仍是其根本。
[Abstract]:In the last two decades, families and family-related policie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Europe. This paper examines European family polic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typ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amily policy, the explanatory framework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tribut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four new changes in European family polic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1) individualization of family policy; (2) strengthening of family support; (3) the emphasis on family and work balance (4) the combination of private nature and public. However, from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welfare state, the role and nature of the family,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gender relationship in the family, we can see that although the European family policy is changing, it does not touch its essence and the traditional foundation, and the continuation is still its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家庭政策与家庭服务社会化研究”(项目编号:10BSH027)资助
【分类号】:D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亚军;刘欣;;家庭政策概念的辨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杨敏;;社会互构论:从差异走向认同的追求[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宋卫清;丹尼尔·艾乐;;福利国家中的社会经济压力和决策者——德国和意大利家庭政策的比较研究[J];欧洲研究;2008年06期
4 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兰萍;张再生;;弱势单亲母亲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赵家鑫;;发展型家庭政策兴起的背景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袁巧玲;;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中一;;我国现阶段家庭福利政策的选择——基于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8期
5 高圆圆;;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6 刘中一;;家庭价值与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家庭政策构建[J];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7 徐道稳;;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和政策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吴帆;;第二次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中国家庭变迁及政策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9 胡湛;彭希哲;;发展型福利模式下的中国养老制度安排[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玉新;张建卫;;家庭友好实践、人格特质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棉管;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6 罗依平;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吴玲;中国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9 张全义;全球集体认同的生成与模式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楼苏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逻辑[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洪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玲玲;孤独症儿童及家庭社会支持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3 刘庆箐;残疾津贴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营利;转型期家庭保障功能的重新定位[D];南京大学;2011年
5 马宏;整合与互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何丽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家庭养老问题探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继;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多成;福利多元视角下的基督教会福利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高小明;家庭变化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钟萍;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城市贫困治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肖孝毛;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守儒;家庭经济与家庭成员素质[J];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2 罗彦魁;核定家庭收入中十个问题的处理[J];中国民政;2001年09期
3 迟书君;深圳特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4 阿德拉·尼科尔斯基;沈劲摘;;苏联年轻一代家庭的收支[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82年09期
5 孙良;适应市场需求 促进职工收入增加[J];农场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6 李萍;;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J];探求;2007年06期
7 李顺民;;农民李明德喜算家庭增收账[J];党的建设;2008年01期
8 宗学哲;;他赚多了,我该如何掌财[J];中国女性(海外版);2006年01期
9 柳拯;;目前家庭收入测算中存在四个问题[J];党政干部文摘;2007年06期
10 袁学军,陈扬乐;以人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洪彦;刘艳彬;Alvin C.Burns;Ann Veeck;;基于家庭就餐行为探索中国都市家庭特征——针对长春市年轻、富裕家庭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赛;董晓媛;李实;;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城镇女性就业、收入及其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3 朱云河;;北京工人家庭收支变化研究(1956—1962)[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同春芬;黄艺;;当前我国渔民家庭收入结构特点及问题初探——基于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比较分析[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5 干传文;;给留守儿童的一片温暖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6 杨爱华;;浅析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7 李春景;;《家庭收入来之不易》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8 干传文;;给留守儿童的一片温暖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9 孙志军;刘泽云;孙百才;;家庭、学校与儿童的学习成绩——基于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燕;张忠根;;孤身外出还是举家迁移?——制度对劳动力家庭迁移决策的影响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柳拯;农村家庭收入测算:关系救助公平性的大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蔡炜;四大“负累”拖垮低收入家庭[N];新华日报;2006年
3 万云;少儿保险:5%开支保障家庭重心[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记者 张睿邋通讯员 穗房宣;穗低收入住房难家庭开始调查[N];南方日报;2007年
5 李光忠邋记者 沈才;红卫农场低收入家庭全脱贫[N];黑龙江日报;2008年
6 ;吉林省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N];吉林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陶忠辉 通讯员 韩华平 实习生 汪琴;城市低收入家庭标准线划定[N];湖北日报;2010年
8 ;汕头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N];汕头日报;2010年
9 黄淼;启东市低保家庭收入测算有据可依[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刘茜;调查显示教育消费占家庭收入1/7[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欣;中国家庭经济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鹏;上海市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洪秋妹;健康冲击对农户贫困影响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魏世勇;家庭大额消费(支出)的若干特征与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6 何通艳;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新华;家庭借贷、违约和破产[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余凌志;廉租住房保障水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美闯;居民家庭社会资本与家庭收入: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志胜;唐代家庭收入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凡福善;基于烟草控制条件下的烟农家庭收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燕梅;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5 吴志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6 张璐;家庭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7 陶维维;家庭教育消费的阶层差异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侯菲菲;离散化农村家庭的维系机制及未来趋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忠朝;农村家庭能源贫困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冯兰;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与家庭金融和谐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8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8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