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日本政治右倾化与中日关系

发布时间:2018-06-29 20:17

  本文选题:地区与国别政治 + 日本政治 ; 参考:《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日本政治右倾化对中日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不能简单将中日关系恶化都归咎于日本政治右倾化,因为右倾化并非简单等于军国主义化和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其中有些内容并没有违反现有国际规则和日本法律,或已经被日本国民所接受,因此,这一政治倾向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目前的中日关系之所以恶化,表面来看是由于钓鱼岛争端和历史认识等一些具体事件及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国关系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即双方的"安全困境"、国家发展战略冲突、实力对比相对平衡及感情恶化。所以,不能将改善中日关系的前景寄托在日本政治不再右倾化上,而只能在承认日本政治现实和适度影响日本政治的同时,去寻找缓解中日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办法。
[Abstract]:The right-leaning of Japanese politics ha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but we cannot simply blame the deteriorat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on the rightist tendency of Japanese politics, for it is not simply tantamount to militarism and challenges to the post-World War II international order. Some of these elements do not violat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Japanese law, or have been accepted by Japanese nationals, so this political tendency will be a long-term phenomenon. The current deteriorat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s ostensibly due to some specific incidents such as the Diaoyu Islands dispute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the rightwing of Japanese politics, but the deeper reason lies in som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at is, the two sides of the "security dilemm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conflict, relative balance of strength and emotional deterioration. Therefore, the prospect of improving Sino-Japanese relations cannot be pinned on Japanese politics no longer tilting to the right, but can only recognize the political reality of Japan and influence Japanese politics moderately, and at the same time find concrete ways to alleviat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731.3;D822.3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云祥;;中日民族主义比较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1期

2 张健;;关于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历史根源的几点思考[J];东北亚学刊;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雪颖;;浅析日本的东亚战略与“普通国家”诉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姜龙范;姜辉;;“朝核问题”与日朝邦交正常化[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3 王疆婷;;日本的中亚政策演变及其原因[J];国际论坛;2014年01期

4 张东宁;;东北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安全格局[J];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02期

5 田庆立;;邦交正常化之后:从“友好伙伴”向“竞争对手”演进的谱系[J];南开日本研究;2011年00期

6 陈友庆;杨兰香;;当代大、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主义情感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7 麻永红;;印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J];青年文学家;2010年16期

8 张伯玉;;美国战略调整与其对日本宪法第九条态度的转变[J];日本学刊;2012年03期

9 尹文清;;日本自民党执政地位变迁的思考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徐万胜;;论中日关系机制化建设[J];日本学刊;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龙范;姜辉;;“朝核问题”与日朝邦交正常化[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2 施雪华;;冷战后国外政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文清;日本共产党的党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周杰;现代日本选举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5 王海滨;冷战后日本台海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8年

6 何祥武;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吴伟兴;冷战后日本的对台政策及日台关系[D];暨南大学;2008年

8 舒方鸿;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马千里;冷战后日本大战略调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10 崔妍;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探源[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义炜;日本国家主义对外扩张战略中的朝鲜半岛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海锋;冷战后日蒙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雷;合法性、话语权与外交软权力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赵妮娜;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魏巍;互惠互利:改革开放初期的日本对华经济援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全李彬;公共外交的“客体”指向法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庞引;转型中的日本对外经贸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8 姜冰;构建中日韩东亚共同体:动力、阻力和推进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朱修安;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及存在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冷锦涛;冷战后日本的保守主义政治及对外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J];欧洲;199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景彦;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及其影响[J];日本学论坛;2000年04期

2 李庆;浅析日本政治右倾化原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8期

3 李庆;浅析日本政治右倾化[J];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09期

4 谢新清;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剖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丁志强;;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其政治文化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9期

6 韩景云;;论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张鹏;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缘起现状及其发展态势[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万亚峰;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背景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李庆;浅析日本政治右倾化[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李玲;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剖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日本史研究会会长 张健;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历史根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 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 张健;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历史根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吕耀东;警惕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泛滥[N];人民日报;2014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王泰平;须警惕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N];解放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军国 万宇 于景浩 谢亚宏 丁大伟;国际社会抨击安倍新年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

6 李济平;牢记历史,奋发图强[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记者 钱彤 刘华;从一战到二战: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8 杨伯江;安倍右倾化一二三[N];光明日报;2013年

9 记者 冯武勇;安倍新内阁一路向右[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师苇;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2 陈薇薇;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钟明;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对日本外交政策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3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83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