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忧郁”:变革、平衡与新的困境——近三十年来法国经济社会转型历程综述
本文选题:法国 + 法国社会 ; 参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16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社会在发展中发生新变化,出现崭新的面貌。阶级结构由两极走向多极,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小生产者社会走向领工资者社会和中产阶级社会。阶级关系由对抗转向结成"社会伙伴",趋于缓和。城乡差别和对立基本消失并走向高度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并逐步健全和完备,拥有普通体制、专门体制、农业体制、个体经营者体制四大体制。国民从基本生活无保障转变为有稳定保障,追求衣食住行的优质和时尚。环境经过治理,从过去的严重污染到基本上实现生态平衡。然而,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财政危机,导致贫富差距有所扩大、社会不平等有所发展、国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从而使法国社会发展放缓,陷入了困境。
[Abstract]:Since the 1980 s,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rench society. Class structure moves from two poles to multi-polarity, from simple to complex, from small producer society to wage-receiving society and middle-class society. Class relations changed from confrontation to forming "social partners" and tended to ea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opposition basically disappear and move towards high integratio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rom scratch, and gradually sound and complete, with ordinary system, special system, agricultural system, self-employed system four systems. People from the basic life security to a stable security, the pursuit of high-quality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fashion. After environmental control, from the past serious pollution to basically achieve ecological balance. However,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which led to a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equality and a decline in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French society and put it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分类号】:D75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璐;冯宏良;;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传统超越与角色转换[J];攀登;2008年01期
2 王道勇;郧彦辉;;农民市民化:内涵、进程与政策[J];攀登;2008年06期
3 王锋;杜伟;;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杨平;;西北地区乡村农牧民政治参与特征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1年01期
5 孟庆楠;;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和受众分析[J];新闻世界;2011年03期
6 甄影;;中国农民的出路[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林兴初;;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型农民的培育[J];前沿;2008年06期
8 罗敏;祝小宁;;空间激励与整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应用与发展[J];前沿;2010年19期
9 余新;;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教育[J];前沿;2011年11期
10 王羽强;;国外“城乡统筹”研究现状及经典理论述评——基于EBSCO及牛津期刊数据库的文献检索[J];前沿;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国;;“离土”视域下中国乡村教育问题考察——兼论乡村教育之人文重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鄢毅平;;从国外经验认识我国农民增收的途径[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春雨;;论超市农业[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吕蓉蓉;;社会转型时期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研究——以泉州晋江官前社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兴华;;论我国农村环境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机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逄增玉;苏奎;;城乡文明对立下的“城市外来者”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林兴初;;权利公正:农民生存与发展的新基点[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谨;樊志民;;基于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农民中产阶层是新农村建设的民间主体力量[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10 许正中;刘尧;;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多元复合转型[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新;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群体冲突[D];吉林大学;2011年
5 铁翠香;基于信任和感知价值的网络口碑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黎黎;满足南宁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对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梅梅;1525年农民战争视野下的德意志市民意识[D];湘潭大学;2010年
3 甘茂坤;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高贵志;新农村建设中县级政府的责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海照;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瑞妮;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与城市融合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冯波;“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U,
本文编号:2092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9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