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南亚地缘战略及其影响
[Abstract]:Nehru is the most important architect and practitioner of India's foreign strategy after independence. The geostrategy of South Asia has complex background of geography, reali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develops around the basic strategic goal of dominating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South Asia, and advanc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neighboring countries of South Asia on the three lines of west, north and southeast. At the same time, Nehru's South Asia geostrategy has a complex and profound impact on Indian diplomacy.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
【基金】: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印度的周边外交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影响》(201203029)
【分类号】:D7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建华;中亚的民族问题及其影响析论[J];俄罗斯研究;2002年01期
2 杜健;南亚核风暴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7期
3 陶建钟;网络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4 张骥,王宏斌;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家主权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3期
5 唐小松;“法国承认中国”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1964—1966)[J];国际论坛;2003年01期
6 段圣炼;当代国际关系的新课题——数字鸿沟问题[J];理论月刊;2003年02期
7 李生荣;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芮立平,闫卫民;科索沃战争影响初析[J];国际观察;1999年05期
9 俞宙明;“9·11”事件后的德国——反应与影响[J];德国研究;2001年04期
10 王品一;俄罗斯发展与伊朗关系的动机及影响[J];俄罗斯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以顺;崔成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养老问题的影响[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2 姜剑云;;认清人治的本质,克服人治的影响[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吴志斌;;“法轮功”在校园的影响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A];校园拒绝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六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阳;;论政府信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玉江;;科学技术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6 中共聊城市委政法委课题组;;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A];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1998—2001)[C];2001年
7 王大鹏;;论基层民主的发展对国家高层民主政治的影响[A];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00年
8 张一兵;;文化转型对中国城市夫妻关系的影响[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范方镇;张胜苏;;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对宋庆龄的影响[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10 赵干城;;中印关系:共同崛起与和平共处[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毅;尼赫鲁外交战略的演化[N];人民日报;2009年
2 N.V.苏巴马尼安 美国《外交》杂志 本报特约编译 郭懿芝;印度的强国梦[N];世界报;2010年
3 德鲁巴·阿迪卡里 亚洲事务观察家、驻尼泊尔加德满都记者 本报编译 周邦民;内忧外患 尼总理访华更务实[N];世界报;2010年
4 拉贾·莫汉 胡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拉贾·莫汉);谁是甘地四世[N];东方早报;2009年
5 迈克尔·摩根斯特恩 英国《经济学人》专栏评论家 本报特约编译 海燕;印度期待下一个“甘地”[N];世界报;2010年
6 于福坚;大国隐忧:一个支离破碎的印度?[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新闻版副主编 于东辉;偏执的弧线[N];中国经营报;2007年
8 本报专稿 艾砾楠;印度大选——“超越中国”成口号[N];世界报;2009年
9 储昭根;印度大选:政治喧嚣中的宗教回归[N];中国经营报;2009年
10 见习记者 熊敏;甘地夫人呼唤中印古老文明联合复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肖宗志;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章节根;印度的核战略[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李云霞;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唐玉华;权力、安全、经济利益与冷战后的美印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聂宏毅;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49-2007)[D];清华大学;2009年
7 汪权;冷战后的美国朝鲜半岛政策析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杨值珍;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李晓妮;美国对巴基斯坦政策研究(1941-1957)[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顺成;21世纪初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澳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2 白海霞;苏共二十大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5年
3 吴小萍;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闫皓;儒家文化对韩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5 张逸云;论传统民本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星;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社会流动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小霞;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8 宋秀娟;论苏联模式对中苏分裂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安林瑞;印度的大国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高乐;全球化对我国独立自主政策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38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33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