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借鉴美国减灾型社区经验提升我国社区应急力

发布时间:2019-01-07 21:33
【摘要】:社区灾害应急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全社会自然灾害应急水平,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暴露出我国社区群众应急意识和能力不高、自组织功能单一,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社区参与应急机制发育缓慢,应急组织体系缺乏灵活性、与社区自组织合作有待加强等问题,亟须从国外吸取有益经验,提高我国社区应急力水平。美国和我国都自然灾害多发,尽管我国实行的是全政府模式的应急管理体制,但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的成功实践经验对我国社区应急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文章对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一些启示。
[Abstract]:The level of community disaster emergency response directly affects the whole society's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level, and affect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Yushu earthquake exposed that the emergency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in our country is not high, the self-organizing function is single, the emergency plan is not perfect,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mergency mechanism is slow, and the emergency organization system is lack of flexibility. The cooperation with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so it is urgent to draw useful experienc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in our country.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prone to natural disasters. Although our country implements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whole government model, the successful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disaster reducti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in our commun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reduction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nlightenment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XS11011104)
【分类号】:D771.2;D669.3;X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力;;从“汶川地震”看中国防灾救灾体制的状况[J];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刘海燕;蒲远祥;;由汶川地震灾区安置点“3·29”火灾引发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10期

3 黄定国;张彦宾;许胜军;李德海;;基于巨灾的灾害民族志研究及其方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何宁;;通过汶川地震对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蔡勤禹;李娜;;试论汶川抗震救灾新特点[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郭剑平;;从汶川地震看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健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陈晓清;崔鹏;赵万玉;;汶川地震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时机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陶莉;聂璐;曾文辉;;农村防灾空间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9 臧克;孙永华;李京;闫志壮;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3期

10 赵兴民;;突发自然灾害后的教育应急机制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传正;;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与地质环境安全[A];中国科协2008防灾减灾论坛特邀报告、专题报告文集[C];2008年

2 高建国;;巨灾的管理机制仍应为“条、块管理,以条为主”[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魏栋;;中美从业人员10万人致命死亡统计资料技术参数比较浅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肖陆军;马亭亭;;论减灾型社区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砚;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模式和区域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汪磊;志愿者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t;地震灾害下的应急反应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伟;冰雪、地震灾历后典型结构分析及减灾措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4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404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