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女性对中国农村妇女培训的建议
[Abstract]:The Korean New Village Movement, which began in the 20 th centur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South Korean rural women became the most active force in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played a vanguard role,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e initiative of women in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benefits from the incentives that suit the needs of women, as well as from the initiative of women and the guarantee of women's organizations. This has certain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rural women's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广西大学“211四期”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与交流研究学科群”成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行动研究》(项目编号AE103012) 广西大学级科研项目《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行动研究》(项目编号DD102003)阶段性科研成果 广西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金项目(编号:JD201216)阶段成果
【分类号】:D731.26;D4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白庆洙;韩国妇女的发展和有关妇女的信息资源[J];当代韩国;2000年02期
2 柳钟椿;;韩国的新村运动[J];当代韩国;2006年01期
3 唐华容;;农村妇女参政不足的自身成因分析——以湖南维新村为个案[J];管理观察;2009年14期
4 杨翠萍;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项东;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兼论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疏仁华;;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4 郑志强;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人格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闫玉联;近现代中国人观念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何红梅;人的现代化与人的情感需要——转型期两性情感现状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春伟;刘云涛;郭小荣;;论当代宗族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8 袁涓文;;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研究——以黔南地区长顺县凯佐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张雪琴;;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公民身份意识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10 张凤云;;以工哺农: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金瑞;费丹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调查与思考——以2007年郑州市公民道德素质调查为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韩玲梅;黄祖辉;;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解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荣;;影响妇女在村级选举中的参与的诸因素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贵华;;从五四运动看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实现[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5 宋东亮;;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6 张国徽;;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7 史祥龄;;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帅凯;尚改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郭德宏;;什么是现代化?[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胡丽娜;;产业更新与城市化的历史推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万秀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琴花;上海市部分初中学校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卫东;“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学校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瑜;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曼;清末《东方杂志》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洁;论毛泽东法律思想[D];江南大学;2010年
8 郗文静;从药品行政执法看行政裁量权的规范与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占友;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律师职业道德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2期
2 杨翠萍;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莲姬;韩国女性福利政策的变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Naomi Saeki;张琛;韩多妮;Ray;Keemka;;首尔 “女性计划”了解女性需求?[J];明日风尚;2009年12期
3 刘钰;尴尬断代中的韩国女性[J];百姓;2004年04期
4 马婧婧;;曼妙韩国女[J];思维与智慧;2006年05期
5 新馨;韩国女性为盲人制作录音图书[J];当代韩国;2002年03期
6 解安;;韩国的新村运动[J];前线;2007年04期
7 朴昌根;;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简析[J];韩国研究论丛;2007年04期
8 杨光铮;传统文化与韩国女性的价值观[J];当代韩国;2000年01期
9 朴善姬;韩国女性的职业变迁[J];当代韩国;2004年01期
10 ;韩国女性以毒求美[J];世界;2002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James R.Mayne;David J.Aupperlee;Partrice M.Gausselin;Ronald L.Rizer;Monya L.Sigler;Thomas J.Stephens;James H.Herndon;;对韩国人与白种人皮肤不同特征的研究[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郑芳;饶传坤;;日韩农村建设的比较与借鉴[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莉莉;为避性别歧视,韩国女性爱当公务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胡世前 韩国首尔大学行政大学院;韩国新村运动中的治理原理对中国是否适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刘晓涛;韩国女性:半边天梦难圆[N];科技日报;2003年
4 记者 张锦芳;户主制敲响丧钟,,韩国女性要翻身[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本报专稿 于景浩;韩国女性撑起半边天[N];世界报;2008年
6 陈杰;韩国女性不愿生育[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李永爱;韩国女性难进决策层[N];中国妇女报;2002年
8 宣朝庆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领导力建设:韩国新村指导者研修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桑梓/编译;韩国女性职场竞技[N];证券时报;2001年
10 李琼燕;董雷会见韩国女性国会议员代表团[N];陕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锐锐;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共同体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强百发;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黎;韩国新村运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月倩;韩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民祥;广西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失灵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丽萍;韩国女性公务员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泽然;粤东地区杭美村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志斌;永州市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唐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申青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与景观设计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9 解云建;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撤村并居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文莲;新农村建设中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9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40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