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时期中越政党体制发展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5:05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越政党体制发展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与越南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政党体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86年越南开始革新开放,两国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新时期,两国政党体制都经历了多方面的发展,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借鉴性。 本文从党政关系体制、党内领导体制、政党民主体制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入手,对新时期中越两国的政党体制发展情况进行了历史考察和相互比较,以探寻二者间异同。 在党政关系体制发展方面,中越共同点是:通过改善党的领导而更好地坚持了党的领导;党政关系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主要区别是:中国经历曲折后谨慎探索,越南坚持“党政分开”方向快步前进;中国更保守和稳健,越南更开放和大胆。 在党内领导体制发展方面,中越共同点是: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发展和完善集体领导体制。主要区别是:在实行总书记制和集体领导方面越共起点更高。 在政党民主体制发展方面,中越共同点是:发展党内差额选举、基层直选和民主协商体制;党内民主监督体制全方位建设。主要区别是:在党内民主选举体制上,中共发展较稳,越共发展较快;在党内民主协商和监督体制上,中共方式更含蓄,越共方式更直接;中国党际民主体制发展成果显著,,越南则完全堵塞了党际民主途径。 通过这些比较,本文得到的启示有:新时期中越政党体制都在向着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大方向发展,且会继续坚持这一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新时期中越政党体制发展的方式、步骤、步幅有所不同,是两国两党不断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体制发展道路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在领导改革的过程中都积累了许多值得互相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但两国政党体制未来的发展,依然会保持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政党体制 中越政党 比较研究 党政关系体制 党内领导体制 政党民主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21;D73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3
  • 一、 新时期中越党政关系体制发展比较13-23
  • (一) 中国党政关系体制发展进程13-17
  • 1. 以“党政分开”为主题的探索发展13-15
  • 2. 在曲折中的继续探索发展15-17
  • (二) 越南党政关系体制发展进程17-21
  • 1. “党政分开”和“三驾马车”模式的形成17-18
  • 2. 进一步“党政分开”和“第四驾马车”的上路18-21
  • (三) 中越党政关系体制发展的比较21-23
  • 1. 均通过改善党的领导而更好地坚持了党的领导21
  • 2. 党政关系均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21-22
  • 3. 中国经历曲折后谨慎探索,越南坚持“党政分开”快步前进22
  • 4. 中国更保守稳健,越南更开放大胆22-23
  • 二、 新时期中越党内领导体制发展比较23-28
  • (一) 中共党内领导体制发展进程23-25
  • 1. 总书记制和党内领导职务任期制的建立23-24
  • 2. 党内集体领导体制的重建和完善24-25
  • (二) 越共党内领导体制发展进程25-27
  • 1. 党内领导职务任期制的建立25-26
  • 2. 中央委员会集体领导作用的强化26-27
  • (三) 中越党内领导体制发展的比较27-28
  • 1. 均取消领导职务终身制而建立了任期制27
  • 2. 均发展和完善了集体领导体制27
  • 3. 实行总书记制和集体领导,越共起点更高27-28
  • 三 时期中越政党民主体制发展比较28-44
  • (一) 中国政党民主体制发展进程28-37
  • 1. 中共民主选举体制的发展28-31
  • 2. 中共党内民主协商体制的发展31
  • 3. 中共党内民主监督体制的发展31-36
  • 4. 中国党际民主协商和监督体制的发展36-37
  • (二) 越南政党民主体制发展进程37-41
  • 1. 越共民主选举体制的发展37-38
  • 2. 越共党内民主协商体制的发展38-39
  • 3. 越共党内民主监督体制的发展39-41
  • (三) 中越政党民主体制发展的比较41-44
  • 1. 均发展了党内的差额选举、基层直选和民主协商41
  • 2. 均全方位地发展了党内民主监督体制41
  • 3. 在党内民主选举体制上,中共发展较稳而越共发展较快41-42
  • 4. 在党内民主协商和监督体制上,中共方式更含蓄,越共方式更直接42
  • 5. 中国党际民主体制发展成果显著,越南取消党际民主途径42-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1
  • 后记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华国锋;;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0年12期

2 欧阳斌;;越共政改20年[J];决策与信息;2006年07期

3 俞海芸;越南共产党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J];当代世界;2005年09期

4 赵平;;中共中央集体领导制度的沿革和特点[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5 张训常;前越共总书记阮文灵的改革思想[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10期

6 陈明凡;;越南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徐喜林;;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管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创新[J];中州学刊;2007年06期

8 杜继锋;;越南共产党:现状与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俊杰;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越政党体制发展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66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