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乌克兰社会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5:06

  本文关键词:乌克兰社会异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转型国家的代表,加之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完备的工农业基础,乌克兰一直被作为民主转型的重点国家。因此乌克兰政局的动荡不仅仅影响到乌克兰本国的政治、社会的民众,动荡也深深影响着国际局势的走向。随着2013年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放弃与欧盟联系国协定,乌克兰在经历了几年的平静之后再次纷争四起。只是这次政局的动荡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之前的“颜色革命”,在国内,它直接导致了乌克兰时任政府的倒台、克里米亚重新并入俄罗斯、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独立呼声,乌克兰自独立以来第一次面临国家分崩离析的局面。在国际关系领域,欧盟、美国和俄罗斯深度介入了此次乌克兰的危机,从克里米亚重新加入乌克兰,到马航飞机坠毁所衍生处的罗生门,再到美欧等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联合抵制等等。研究乌克兰政局,有助于揭开乌克兰持续动荡的深层次原因。从社会角度分析,乌克兰社会是一个高度分裂、高度分层的病态社会。乌克兰的地缘重要性决定了对乌克兰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观点对乌克兰社会进行全新视角的解读。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乌克兰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并认为,消费异化和交往异化是产生乌克兰社会其他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乌克兰社会还存在大众文化异化、日常生活异化以及政治经济异化现象。从总体上看,乌克兰社会处于“总体异化”之中。乌克兰社会异化现象突出的原因在于普遍存在的物质匮乏和异己力量对乌克兰社会的控制。乌克兰社会的异化现象导致乌克兰社会在民主转型过程中,无法彻底完成民主的转型。在民主巩固过程中,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社会支持,乌克兰也无法将不彻底的民主转型果实巩固化。在经济转型领域,乌克兰的私有化也因为社会异化现象的存在而无法完成,这标志着乌克兰市场经济制度化的失败。综上所述,社会异化是导致乌克兰社会持续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乌克兰 总体异化 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51.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2
  • 1.3 分析方法12
  • 1.4 创新之处12-13
  •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观点13-22
  • 2.1 法兰克福学派13-14
  • 2.2 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14-19
  • 2.2.1 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14-15
  • 2.2.2 异化的基本内涵15
  • 2.2.3 异化的表现形式15-18
  • 2.2.4 异化产生的根源18-19
  • 2.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解释的有效性19-22
  • 第3章 乌克兰社会出现的异化现象22-36
  • 3.1 乌克兰概述22
  • 3.2 乌克兰社会异化的表现形式22-34
  • 3.2.1 消费的异化23-26
  • 3.2.2 交往的异化26-30
  • 3.2.3 文化传统的异化30-31
  • 3.2.4 政治经济的异化31-34
  • 3.3 乌克兰社会总体异化34-36
  • 第4章 乌克兰社会异化问题突出的原因36-39
  • 4.1 乌克兰社会异化问题突出的独特因素36-39
  • 4.1.1 普遍存在的匮乏36-37
  • 4.1.2 异己力量的控制37-39
  • 第5章 社会异化对乌克兰转型的影响39-48
  • 5.1 乌克兰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39-41
  • 5.1.1 政治形势的演变39-40
  • 5.1.2 经济形势的演变40-41
  • 5.2 社会异化对乌克兰的影响41-48
  • 5.2.1 社会异化对乌克兰政治转型的影响41-45
  • 5.2.2 社会异化对乌克兰经济转型的影响45-48
  • 第6章 消除乌克兰社会异化的可能途径48-54
  • 6.1 “总体性”消除异化特征48-49
  • 6.1.1 社会的碎片化和公民的原子化48-49
  • 6.1.2 社会“总体性”的重塑49
  • 6.2 乌克兰民众异化的消除49-51
  • 6.3 乌克兰社会异化的消除51-54
  • 第7章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关于境外俄罗斯人问题[J];亚太研究;1994年06期

2 王生团;;论述俄罗斯制约乌克兰西化进程的几个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03期

3 姜长斌,孙景民;夹缝与支轴——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与选择[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2期

4 曾向红;杨恕;;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颜色革命”[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2期

5 毕洪业;;乌克兰政局动荡背后的俄美利益博弈[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01期

6 张弘;;社会转型中的国家认同:乌克兰的案例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6期

7 罗曼·斯波尔鲁克,陈钜山;民族主义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反映[J];今日东欧中亚;2000年01期

8 克留奇科夫,刘海霞;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教训[J];俄罗斯研究;2003年01期

9 陆钢,张耀;乌克兰选举与大国地缘政治[J];俄罗斯研究;2005年01期

10 杨成;乌克兰选举与俄罗斯战略环境的变迁[J];俄罗斯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武军;[N];人民日报;2008年


  本文关键词:乌克兰社会异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66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