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21:17
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判各国政治是否民主的一个重要指标,政治参与也一直是政治学领域中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出现了一种新的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补充,较传统政治参与而言,参与方式的简单直接、参与主体的平等匿名、参与成本的低廉等都是它的巨大优势,为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有着其消极的一面,由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因多样、参与过程的难以控制等特征对各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及其治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而,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全面深入研究是现代各国政治建设过程中不容回避的迫切问题。2011年,对于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和公民而言是非比寻常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席卷了这个区域,西方学者将其称为“阿拉伯之春”。此次风暴造成多国政局动荡,甚至造成有些国家的政权变更。此次革命的爆发除了阿拉伯国家普遍存在的专制统治、政体僵化、政府腐败、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原因外,网络参与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界定
一、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理论的简述
(二)政治参与的内涵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
(一)网络的概念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
第二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的网络政治参与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过程及其成因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的过程
(二)利比亚发生政权变更的原因分析
二、网络政治参与在政权变更中的表现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前的网络信息化程度
(二)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表现
(三)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发挥的作用
三、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特点
(一)青年公民是参与的主力军
(二)快速的网络集结
(三)混乱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
(四)政府部门的消极应对
第三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
一、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愿
(一)提高公民政治表达意愿
(二)增加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
(三)扩大公民政治参与途径
二、造成公民政治参与新的不平等
(一)网络参与中的数字鸿沟
(二)加深公民政治参与挫败感
三、网络政治参与的盲目扩大
(一)网络谣言充斥
(二)造成社会动乱
四、公民非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
(一)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盲从
(二)出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第四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反思
一、缩小网络政治参与数字鸿沟
(一)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公民网络参与技术教育培训
二、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
(一)健全网络政治参与制度
(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
三、培养理性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
(一)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二)培养良好的网络政治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部落在利比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J]. 王金岩. 学术探索. 2019(08)
[2]利比亚新闻传播业:在统一与分裂之间[J]. 马晓霖,段九州. 对外传播. 2018(09)
[3]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辨析[J]. 张卫婷.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05)
[4]“阿拉伯之春”中青年社交媒体参与及其启示[J]. 陈文胜.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1)
[5]政府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J]. 李红星,刘念南,栾春晓.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6]利比亚战后乱局中的部落因素[J]. 王金岩.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6(04)
[7]浅析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以“阿拉伯之春”为例[J]. 山转转. 改革与开放. 2016(11)
[8]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与行为识别[J]. 黄春莹,孙萍. 理论导刊. 2016(03)
[9]利比亚政治过渡:五年后的从头再来?[J]. 唐恬波. 世界知识. 2016(04)
[10]柴尚金:西方代议制民主陷入重重困境[J]. 红旗文稿. 2015(23)
博士论文
[1]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D]. 李章程.苏州大学 2018
[2]提升我国政府网络政治参与回应效能研究[D]. 肖成俊.吉林大学 2017
[3]中国公民网络政治有序参与的政府制度供给研究[D]. 黄春莹.东北大学 2016
[4]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张弛.吉林大学 2015
[5]变迁中的政治机会结构与政治参与[D]. 臧雷振.北京大学 2014
[6]网络民主的核心要素及现实效应理论分析[D]. 张欧阳.吉林大学 2013
[7]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王树亮.兰州大学 2013
[8]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宋超.山东大学 2013
[9]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 曲婧.吉林大学 2012
[10]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郑兴刚.南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社会动员作用[D]. 霍冠宇.外交学院 2017
[2]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梁彩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69070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界定
一、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理论的简述
(二)政治参与的内涵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
(一)网络的概念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
第二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的网络政治参与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过程及其成因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的过程
(二)利比亚发生政权变更的原因分析
二、网络政治参与在政权变更中的表现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前的网络信息化程度
(二)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表现
(三)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发挥的作用
三、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特点
(一)青年公民是参与的主力军
(二)快速的网络集结
(三)混乱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
(四)政府部门的消极应对
第三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
一、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愿
(一)提高公民政治表达意愿
(二)增加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
(三)扩大公民政治参与途径
二、造成公民政治参与新的不平等
(一)网络参与中的数字鸿沟
(二)加深公民政治参与挫败感
三、网络政治参与的盲目扩大
(一)网络谣言充斥
(二)造成社会动乱
四、公民非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
(一)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盲从
(二)出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第四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反思
一、缩小网络政治参与数字鸿沟
(一)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公民网络参与技术教育培训
二、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
(一)健全网络政治参与制度
(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
三、培养理性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
(一)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二)培养良好的网络政治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部落在利比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J]. 王金岩. 学术探索. 2019(08)
[2]利比亚新闻传播业:在统一与分裂之间[J]. 马晓霖,段九州. 对外传播. 2018(09)
[3]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辨析[J]. 张卫婷.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05)
[4]“阿拉伯之春”中青年社交媒体参与及其启示[J]. 陈文胜.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1)
[5]政府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J]. 李红星,刘念南,栾春晓.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6]利比亚战后乱局中的部落因素[J]. 王金岩.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6(04)
[7]浅析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以“阿拉伯之春”为例[J]. 山转转. 改革与开放. 2016(11)
[8]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与行为识别[J]. 黄春莹,孙萍. 理论导刊. 2016(03)
[9]利比亚政治过渡:五年后的从头再来?[J]. 唐恬波. 世界知识. 2016(04)
[10]柴尚金:西方代议制民主陷入重重困境[J]. 红旗文稿. 2015(23)
博士论文
[1]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D]. 李章程.苏州大学 2018
[2]提升我国政府网络政治参与回应效能研究[D]. 肖成俊.吉林大学 2017
[3]中国公民网络政治有序参与的政府制度供给研究[D]. 黄春莹.东北大学 2016
[4]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张弛.吉林大学 2015
[5]变迁中的政治机会结构与政治参与[D]. 臧雷振.北京大学 2014
[6]网络民主的核心要素及现实效应理论分析[D]. 张欧阳.吉林大学 2013
[7]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王树亮.兰州大学 2013
[8]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宋超.山东大学 2013
[9]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 曲婧.吉林大学 2012
[10]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郑兴刚.南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社会动员作用[D]. 霍冠宇.外交学院 2017
[2]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梁彩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69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6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