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约翰·罗默机会平等理论及其当代中国意义

发布时间:2022-01-07 21:15
  约翰·罗默提出的机会平等理论推动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引发了关于平等主义的激烈争论。学者对"什么是平等"的回答出发,指出了福利平等、罗尔斯、德沃金代表的资源平等、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或者科恩的优势可及机会平等的局限性。福利平等是一种结果平等,资源平等没有很好地将机会与责任结合,能力的平等不具体,罗默在不断批评和吸收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将机会作为平等物的正确方式,并且认为实现平等主义的最好方式是机会平等。罗默指出,机会平等包括公平竞争环境和非歧视原则。政府应该为社会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使得社会成员能够有资格竞争自己想要的职务和地位等。同时社会对初始的不利地位进行补偿并且主张个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对机会平等理论体系的建构建构中罗默指出努力可测的概念,主张用类型理论区分人们之间的努力程度,也就是在不同类型"付出相同努力获得相同报酬"。当然,实现罗默的机会平等理论需要一种实现路径。他设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主义的结合—市场社会主义。一方面坚定社会主义信心,一方面吸收资本主义的基础—市场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一种创新。文章进一步论述了笔者对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价值分析与总结,机会平等...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和重难点
一、罗默机会平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 罗默的政治哲学转向
    (二) 机会平等理论产生的背景渊源
二、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机会平等的应得原则
    (二) 机会平等的基本内涵
    (三) 机会平等理论特征
    (四) 机会平等的实现路径
三、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积极意义
    (一) 对资本主义不公正的批判
    (二) 强调机会平等和个人责任的有机融合
    (三) 机会平等是社会主义规划的重要原则
    (四) 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坚持和发展
四、罗默机会平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一) 社会主义是实现真正平等的必由之路
    (二) 社会主义中国仍需高扬机会平等的旗帜
    (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公平竞争环境
    (四) 机会平等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会不等于意愿:中国转型时期民众政治参与认知状况分析[J]. 麻宝斌,于丽春,杜平.  理论探讨. 2016(02)
[2]罗默机会平等思想的理论演绎[J]. 游琴.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5(01)
[3]正义与“个人应得”[J]. 王立.  哲学动态. 2013(11)
[4]论约翰·罗默平等主义的正义理论[J]. 王志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5]“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不公正根源的探析[J]. 朱菊生,王志刚.  求索. 2011(10)
[6]当代中国初次分配正义原则的建构——基于约翰·罗默分配正义理论的视角[J]. 王志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资本主义不公正原因:机会平等与个人责任——约翰·罗默的平等理论述评[J]. 王志刚,袁久红.  科学社会主义. 2010(01)
[8]试论西方反福利思潮[J]. 何雪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S1)
[9]社会主义及其未来——约翰·罗默访谈录[J]. 段忠桥.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1)

博士论文
[1]约翰·罗默的平等主义:从逻辑推演到社会建构[D]. 覃安基.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5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75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