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害人害己——日本军国主义覆亡警示录
本文关键词:穷兵黩武害人害己——日本军国主义覆亡警示录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军国主义 侵华战争 大东亚共荣圈 岩仓使团 吉田松阴 近代日本 侵略扩张 大久保利通 大正民主 近代天皇制
【摘要】:正以改革促发展,则能真发展;以战争促发展,则发展终将失败。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大国。崛起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不仅与西方列强为伍,欺压东亚弱小邻邦,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跃登"东洋霸主"地位后,日本军国主义竟炮制"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侵略铁蹄践踏了东亚、东南亚各国,入侵我台湾,吞并琉球、朝鲜,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更妄图与德、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中国日本史学会;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大东亚共荣圈;岩仓使团;吉田松阴;近代日本;侵略扩张;大久保利通;大正民主;近代天皇制;
【分类号】:D731.3
【正文快照】: 以改革促发展,则能真发展;以战争促发展,则发展终将失败。 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迅级,并逐渐发展和形成了武士道,些人对明治领导人影响极大,成速崛起,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资即武士精神。它既是武士的人生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重要的思想本主义大国。崛起后的日本,迅速观、世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琪;;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日本军国主义在美国扶植下加紧复活?[J];前线;1961年22期
2 ;美日反动派加紧复活日本军国主义[J];世界知识;1965年23期
3 陆宝生;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又在崛起[J];人民论坛;1997年02期
4 项福库,孙兰兰;从战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看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复活之历史原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5 孙大公;;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J];黄埔;2005年05期
6 罗平汉;“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复活”问题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高国明;;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试析战后日本军事力量之剧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1年02期
8 康利超;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倾向探源[J];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09期
9 卜翔国;;日本军国主义的起源与演变[J];学习月刊;2005年10期
10 汤重南;;揭密日本军国主义“武力崛起”[J];人民论坛;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寅;;日本军国主义与强权政治[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2 蒋立峰;;关于日本军国主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3 唐培吉;;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保卫亚洲和世界持久和平[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汤重南;;有史为证: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是庞杂的精神糟粕[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5 王美秀;;日本军国主义制订侵华政策之基础[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一九九○年版[C];1991年
6 赵娅丽;;日本侵华策略的历史性生成与演变[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7 任真;毛桂云;;从侵华日军石桥的《满洲出征日记》看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青少年的毒害[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8 汤重南;;日本百年维新与历史启示[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2期(总第107期)[C];2012年
9 张正;;试析原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成员的几种人生轨迹[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丁炳生;;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化冰;《日本军国主义史研究》进展顺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近代史研究学者 刘申宁;日本军国主义源起与危害[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吴晓晓;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是反人类[N];北京日报;2014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贾秀东;日本军国主义须有第二次投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史桂芳;日本军国主义会卷土重来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刘慧敏 程峥;罪恶的日本军国主义[N];北京日报;2005年
7 日本所 蒋立峰;近年中日韩关于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鸿菲;我国第一部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研究专著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钧保言;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幽灵[N];解放军报;2012年
10 新华社记者 江亚平 冯武勇;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借机还魂”[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平;《东史郎日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董迎轩;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潇湘;从征韩论到自由主义史观[D];湘潭大学;2004年
2 陈Z^;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及其文化渊源[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许静;1930-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女子教育初探[D];河北大学;2012年
4 李寅铨;论日本军国主义倾向及其原因[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范睿嘉;日军入侵东坞山作为文化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2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6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