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亚洲的大国协调与复合地区主义

发布时间:2017-08-17 09:19

  本文关键词:亚洲的大国协调与复合地区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东盟 大国协调 复合地区主义 中国崛起 美国霸权地位


【摘要】:在过去10年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势头渐起,并且在未来可能还会继续。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休·怀特提出了亚洲大国协调的提议。然而,怀特的想法在亚洲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亚洲不认真对待,那么这一提议可能无法实现。本文旨在研究该提议内一些存在问题的假设,并认为,其提议应该将东盟的重要角色纳入考虑,毕竟东盟在当前亚洲举足轻重。本文力主将"大国协调"的概念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区主义的概念,旨在阐明复合地区主义的组成要素,并讨论其将如何缓和中美之间的战略冲突。
【作者单位】: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交学院外交与外事管理系;
【关键词】东盟 大国协调 复合地区主义 中国崛起 美国霸权地位
【分类号】:D7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的崛起已经给美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并似乎已稳坐亚洲经济第一把交椅。同时,亚洲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即美国层级性的安全秩序中存在一个双边同盟的体系。这些同盟关系与亚洲地区主义、中国正在创造的新型经济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协峰;亚太新地区主义的未来发展模式[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5期

2 赫特,索德伯姆,袁正清;地区主义崛起的理论阐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1期

3 耿协峰;地区主义的本质特征——多样性及其在亚太的表现[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1期

4 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5 庞中英;东亚地区主义的进展与其问题——能否打破现实主义的思维牢笼[J];东南亚研究;2003年03期

6 吴志成,李敏;亚洲地区主义的特点及其成因:一种比较分析[J];国际论坛;2003年06期

7 王伟华;地区主义与南亚区域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4期

8 庞中英;;东亚的长治久安之道:创造新地区主义[J];世界知识;2003年17期

9 耿协峰;新地区主义的核心价值[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10 罗建波;非洲地区主义发展论析[J];西亚非洲;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炜;;中国的地区主义研究(2001—2010)[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2 廖育人;;地区主义战略:中国的现实抉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宰佑 韩国庆熙大学中国语学课长;东亚地区主义离不开中国的领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吴心伯;美国—东亚关系的新走向[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曙光;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周慧来;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徐秀军;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喻珍;冷战后地区主义视角下的海湾地区合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燕;新旧地区主义比较[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宋晓东;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3 江娟;论东亚新地区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4 余梦妮;东北亚新地区主义的现状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5 张岩;日本东亚地区主义政策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晔;冷战后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兴起及中国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海东;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及其前景[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8 王睿婷;东亚地区主义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9 郭忠宁;地区主义发展与地区性体系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细兰;集体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88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88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