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唐代邢台开元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2:39

  本文关键词:唐代邢台开元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邢台开元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幢


【摘要】: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出现了独立的佛教宗派,在这些佛教宗派中密宗是出现最晚的。密教经典是在东汉末年伴随着大乘佛教经典的传译而传入中国的,经过许多外来和本土的译经大师的努力,到唐代时期已有很多密教经典被翻译成汉文并且流行起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就是其中之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早是在周隋之际传入中国的,不过它最终流行起来还是在唐代由佛陀波利携带入华以后。这部经典由佛陀波利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组织官员和高僧对其进行了汉译,后来又有不少高僧对其进行了再译,使得此经仅在唐朝就有八个主要译本,其中流行最广的是佛陀波利译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篇幅不长,神力广大,内容很是吸引人,得到了信众的认可,使得此经迅速流行起来,此经的部分内容直接促成了经幢的建立,随着此经的流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也在唐帝国各地广泛树立起来。邢台开元寺位于现在邢台市区,始建于后赵石勒时期,至隋唐时期发展为邢台的重要寺院,唐玄宗时期被赐名为“开元寺”,用以供养佛祖和皇帝金身的塑像,成为当地官员百姓朝拜皇帝千秋的御用寺庙。这所千年古刹,历经历史的积淀,遗存下来相当丰富的金石文物,其中保存有经幢及其经幢构件就有14件之多,属于唐代的有11件,可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经幢在邢台地区流行之广。本文按照经幢结构和经幢之上所刻经文不同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这14件文物进行了分类。并且重点分析了唐十六面尊胜陀罗尼经幢、唐尊胜陀罗尼与大悲咒合刊幢、后梁大佛顶随求尊胜陀罗尼经之幢、后唐八面尊胜陀罗尼经幢,通过对这些经幢的梳理,进一步说明了经幢的结构与形制,运用比较法和历史研究法对经幢之上所刻文字进行了录文研究,比较经幢之上所刻经文与《大正藏》收录版本的异同之处,并且对造成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进行了简略分析。文章最后对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经幢在邢台地区流行的原因进行了论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神力广大,内容吸引人,修持方法简单,是其流行的内部因素。佛陀波利携经东来的传奇,正好契合了当时流行的五台山文殊信仰,加之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以及邢台地区当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更是促进了此经的快速流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流行造就了经幢的广泛建立,反之经幢也成为此经传播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唐代 邢台开元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幢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9
  • 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概述10-18
  • 二、选题意义18
  • 三、研究方法18-19
  • 第一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译本和流传19-29
  • 一、密教经典传译简介19-21
  • 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译本21-29
  • (一)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译本21-24
  • (二)佛陀波利携经来华时间争议24-29
  • 第二章 邢台开元寺历史沿革及寺内经幢29-55
  • 一、邢台开元寺的历史沿革29-35
  • (一)开元寺的兴起29-30
  • (二)开元寺的发展30-33
  • (三)开元寺的鼎盛33-34
  • (四)开元寺的衰落34-35
  • 二、邢台开元寺内的经幢分类35-39
  • (一)按经幢的结构分类36-37
  • (二)按幢身所刻经文分类37-39
  • 三、开元寺重要经幢分析39-55
  • (一)开元寺内的唐代经幢40-47
  • (二)开元寺内五代时期的经幢47-55
  • 第三章 唐代邢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流行的原因55-61
  • 一、五台山文殊信仰55-56
  • 二、统治者的支持56-57
  • 三、和佛经内容有关57-58
  • 四、邢台的环境有关58-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吉星;;论一九六六年韩国发现的印本陀罗尼经的刊行年代和地点[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6期

2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陀罗尼密典——中唐敦煌密教文献研究之一[J];敦煌研究;2012年06期

3 潘吉星;论韩国发现的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J];科学通报;1997年10期

4 潘吉星;1974年西安发现的唐初梵文陀罗尼印本研究[J];广东印刷;2000年06期

5 李致忠;;《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译刻考[J];文献;1997年02期

6 邱瑞中;再论韩国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为武周朝刻本[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03期

7 孙伯君;;《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中的梵文陀罗尼复原及其西夏字标音[J];西夏学;2008年00期

8 杨军凯;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J];文博;2000年03期

9 ;蒙文《甘珠尔》经总目录[J];蒙古学信息;1993年01期

10 邱瑞中;韩国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为武周朝刻本补证[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保胜;;敦煌梵文沙符新考(提要)[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孙伯君;;《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中的梵文陀罗尼复原及其西夏字标音[A];西夏学(第三辑)[C];2008年

3 孙伯君;;黑水城出土《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译释[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祥;唐刻《陀罗尼经》[N];解放日报;2000年

2 李森 徐清华;明《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探析[N];中国文物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君;云南遗存城体梵文释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花芳;唐代邢台开元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31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31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