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汉画像石中的“鱼车”图像

发布时间:2017-10-14 15:02

  本文关键词:汉画像石中的“鱼车”图像


  更多相关文章: 汉画像石 鱼车 墓主人 黄泉 水车


【摘要】:“鱼车”图像是汉画像石中的一类常见题材,这类题材主要表现为,以鱼车作为中心图像,周围伴随一些相关的图像。一幅完整的“鱼车”图像至少需要包括拉车的鱼、车和乘者三个组成部分。随着出土的“鱼车”图像数量的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鱼车”图像最早出现在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晚期时大量出现,是当时画像石的一类流行题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对“鱼车”图像进行各方面的研究。过往对“鱼车”图像的研究主要有四种不同观点:一,汉画像石中的“鱼车”图像是海神出行图;二,汉画像石中的“鱼车”图像是河伯出行图;三,汉画像石中的“鱼车”图像是升仙图的一种表现形式;四,汉画像石中的“鱼车”图像寄托了墓主人的美好期盼。四种观点中,前两种观点的讨论重点在“鱼车”图像中乘者身份的考证上,后两种观点的讨论重点是“鱼车”图像出现在汉画像石墓中的原因和其涵义。由于受到汉墓研究传统观念的束缚,对“鱼车”图像内涵的研究一直无法深入。目前学界对“鱼车”图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图像中乘者身份的考证上,只有少部分学者将“鱼车”图像放入汉画像石墓的背景中去研究。但由于资料搜集或分类标准上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在越来越多“鱼车”图像出土的今天,对“鱼车”图像的内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汉代人生死观念问题的论述,是解读“鱼车”图像内涵的基础。汉代人的生死观念分为空间观念和灵魂观念两个部分。空间观念中,东西南北四方和天地水三界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涵义。西方是死亡的方向,北方是兼具生与死双重内涵的方向;天、地、水三分世界中,天和水都是人死后的归处。汉代人的灵魂观念十分特殊,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的“魂魄二元”观念,人死之后魂魄离散,魂归天,魄入水,天上和水下,都存在着与人间相似的管理机构,管理人死后的魂魄。对收录的30幅“鱼车”图像的分析,是解读“鱼车”图像内涵的直接依据。通过对这些“鱼车”图像出土地点、时代、位置配置、伴出图像、车轮形态、行进方向等内容的讨论,可以知道“鱼车”图像是汉画像石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十分重要的,具有典型性的图像。以“鱼车”图像在汉画像石墓中的方位来考察其内涵的方法不可行,需要找出其他分类方法,对数量众多的“鱼车”图像进行分类,进而对“鱼车”图像的内涵进行解读。通过对“鱼车”图像类型和行进方向的分析,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鱼车是航行于水中的“水车”,“鱼车”图像的行进过程,是人死之后旅程的体现。“鱼车”图像中的各个意象,也是解读“鱼车”图像内涵的重要依据。“鱼”形象在汉画像石墓背景下内涵丰富,分为现实生活中的鱼形象和具有引申意义的鱼形象两大类。沟通生死和死而复生是“鱼车”图像最基本的内涵。将“鱼车”图像和车马出行图进行类比,以两类图像的相似性为基础,结合“鱼车”图像自身的特点,能够推断出“鱼车”图像的图像学意义和鱼车中乘者的身份。“鱼车”图像是墓主人死后从生者世界去死者世界过程的表现,分为死后进入墓葬和离开墓葬进入黄泉两个阶段。鱼车上的乘者为墓主人的“魄”。西王母、月亮和嫦娥等意象的内涵问题与“鱼车”图像内涵密的解读切相关。西王母、月亮与嫦娥都是具有生死二元属性的意象,具体属于哪种,需要根据与其相关的其他图像的内涵来决定。在汉画像石墓中,当西王母、月亮与嫦娥等意象与“鱼车”图像直接联系在一起时,这些意象就成为了具有死亡的属性的意象。“鱼车”图像是汉画像石中的一类重要题材。有关汉画像石中“鱼车”图像内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鱼车”图像本身所代表的意义,还有助于与“鱼车”图像相类似的其他图像的研究,同时,还为汉画像石墓乃至汉墓思想观念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汉画像石 鱼车 墓主人 黄泉 水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9.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8
  • 一、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的必要性11
  • 二、“鱼车”图像的研究现状与历史回顾11-16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6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16-18
  • 第一章、汉代人的生死观念18-27
  • 第一节、汉代人的空间观念18-22
  • 一、水平空间观念19-20
  • 二、垂直的空间观念20-22
  • 第二节、汉代人的魂魄观念22-27
  • 一、魂魄二元论23
  • 二、魂魄的归处23-27
  • 第二章、汉画像石中的“鱼车”图像27-48
  • 第一节、“鱼车”图像画像石27-33
  • 一、部分“鱼车”图像内容的具体描述29-31
  • 二、“鱼车”图像的时空分布规律31-33
  • 第二节、汉画像石中“鱼车”图像的类型解析33-44
  • 一、圆形写实车轮鱼车33-36
  • 二、条带状车轮鱼车36-38
  • 三、螺旋状车轮鱼车38-40
  • 四、龙形鱼车40-41
  • 五、船型鱼车41-42
  • 六、无轮鱼车42-43
  • 七、车轮模糊的“鱼车”图像43-44
  • 第三节、汉画像石中“鱼车”图像的行进方向44-48
  • 一、相对行进方向44-45
  • 二、绝对行进方向45-48
  • 第三章、“鱼车”图像在汉画像石墓中的意义48-62
  • 第一节、鱼形象在汉画像石墓中的意义48-56
  • 一、现实生活中的鱼形象所代表的意义49-52
  • 二、具有引申意义的鱼形象所代表的意义52-56
  • 第二节、“鱼车”图像与车马出行图的对比研究56-62
  • 一、“鱼车”图像与车马出行图的图像学意义56-58
  • 二、“鱼车”图像与车马出行图中乘者的身份问题58-59
  • 三、“鱼车”图像与车马出行图“左向行进”构图的意义59-62
  • 第四章、其他相关问题的讨论62-65
  • 第一节、西王母意象的内涵问题62-63
  • 第二节、月亮与嫦娥意象的内涵问题63-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贵田;;武氏祠石室屋顶后坡画像的配置[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12期

2 王煜;;也论汉代壁画和画像中的鱼车出行[J];考古与文物;2013年03期

3 游振群;;马王堆汉墓帛画研究综述[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0年00期

4 郑立君;;论汉代画像石的装饰图案设计[J];东南文化;2010年02期

5 乔修罡;王丽芬;万良;;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J];华夏考古;2008年03期

6 盛储彬;吴公勤;田芝梅;;江苏铜山县伊庄洪山汉画像石墓[J];华夏考古;2007年01期

7 杨建东;;山东微山县近年出土的汉画像石[J];考古;2006年02期

8 管恩洁,霍启明,尹世娟;山东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J];东南文化;1999年06期

9 邱永生;徐州近年征集的汉画像石集粹[J];中原文物;1993年01期

10 李陈广;南阳汉画像河伯图试析[J];中原文物;1986年01期



本文编号:1031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31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